2012-06-30 01:36:4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許金民 曾劍
每經記者 許金民 曾劍
2011年年報披露期已結束近兩個月,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的分紅新政仍在發酵。
統計數據顯示,自5月證監會發布 《關于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來,滬深兩市已有約150家上市公司推出利潤《股東分紅回報規劃》,對公司2012~2014年三年分紅計劃作出披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多數規劃不過是照搬《公司章程》相關條款而已,但也有公司認真對待,對每年及三年分紅比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最有趣的當屬芭田股份(002170,收盤價8.33元)、金馬集團(000602,收盤價20.68元),兩家公司居然在規劃中提前透露擬進行2012年中期分紅。
對此,資深股民老王表示,“這么多年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上市公司提前透露要進行中期分紅的情況”。
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分紅時間“連續性”問題的理解存在分歧,如果能夠明確為‘任意三年’,相信為再融資突擊分紅的情況將迎刃而解。
凱撒股份復制章程
今年5月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上市公司應當進一步強化回報股東的意識,制訂明確的回報規劃,不斷完善利潤分配事項的決策程序和機制;還應當通過多種渠道充分聽取獨立董事以及中小股東的意見,做好利潤分配事項的信息披露。通知同時指出,證監會各地派出機構、上證所、深交所要加強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政策決策過程、信息披露以及執行情況是否合規等事項的監管。
該通知發布當月,凱撒股份(002425,收盤價7.82元)、塔牌集團(002233,收盤價9.24元)、達安基因(002030,收盤價7.69元)等中小板上市公司率先響應,相繼披露《股東分紅回報規劃》,對公司2012~2014年三年分紅計劃作出安排。
在規劃中,凱撒股份表示,公司將在足額提取法定公積金、任意公積金后,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低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20%。
凱撒股份是于2010年6月在掛牌上市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了該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在“股利分配政策”一節,已明確記載了“不低于20%”的年均現金分紅比例規定,源頭可追溯自2008年修改后的《公司章程》。
可見,該公司的《股東分紅回報規劃》不過是照搬《公司章程》相關條款而已,這一“復制粘貼”現象在已發布《股東分紅回報規劃》的上市公司中,占了絕大多數,包括閩發鋁業(002578,收盤價12.40元)、眾業達(002441,收盤價14.49元)等。
達安基因分紅比例奪魁
在規劃中,塔牌集團、達安基因對年均現金分紅比例進行了調整,調整之后是調整之前的2倍、4倍。
2008年,塔牌集團上市時披露的《招股說明書》并沒有明確年均現金分紅比例,但《公司章程》一直明確規定,三年累計現金分紅比例“不少于30%”。2012年4月19日,公司修訂《公司章程》,此分紅比例依舊。
5月4日,證監會發布通知;5月5日,塔牌集團便再次對《公司章程》進行了修訂,將原來的三年累計現金分紅比例“不少于30%”,修改為年均現金分紅比例“不低于20%”。
達安基因的情形與塔牌集團類似,原《公司章程》也記載三年累計現金分紅比例“不少于30%”;5月15日,公司修訂為年均分紅比例 “不低于40%”,成為目前兩市已披露《股東分紅回報規劃》中年均分紅比例最高的一家上市公司。
除塔牌集團、達安基因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股東分紅回報規劃》中規定年均分紅比例高于10%的上市公司還有18家,分別是金瑞科技、風帆股份、利源鋁業、中原內配、遠光軟件、驊威股份、量子高科、江西水泥、東北證券、永安林業以及農產品、新鋼股份、長春一東、浙富股份、金新農、廣陸數測、準油股份、國星光電。
很多公司無錢可分
按常理推斷,既然年均分紅比例高于10%,那么三年累計分紅比例“不少于30%”的條款也應當進行修改。以利源鋁業為例,《股東分紅回報規劃》規定年均分紅比例 “不低于20%”,三年累計分紅比例就應該修改為“不少于60%”;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對于三年累計分紅比例的規定依舊為“不少于30%”。甚至,有的公司干脆不列明此項。
另外,這些已率先推出《股東分紅回報規劃》的公司,能否付諸行動讓人持懷疑態度。以方興科技為例,該公司于2002年上市,只進行過2002年、2003年、2004年年度分紅,此后便再未回報股東,至今已達7年之久。但方興科技從2007年起連續盈利,2009年~2011年分別實現凈利潤2802.57萬 元 、6363.24萬 元 、6388.72萬元,為什么還不分紅?
原來,根據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33號》和財政部 《關于編制合并會計報告中利潤分配問題的請示的復函》的規定,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應當以母公司的可供分配利潤為依據。方興科技母公司“未分配利潤”一直為負;永安林業、世榮兆業、金瑞科技的情況和方興科技相同,因而沒有分紅的時間也分別長達4年、3年、3年。
華北制藥“一毛不拔”
母公司“未分配利潤”多年為負值,分不了紅也罷了;但這一項為正值,且數額巨大,仍不分紅的就說不過去了。華北制藥(600812,收盤價6.36元)就是代表之一。
華北制藥自2005年開始,已連續7年沒有回報股東。2005年~2007年,該公司母公司“未分配利潤”一項分別為-2.06億元、-1.97億元、-8571.8萬元(未考慮追溯調整)。2008年~2011年,“未分配利潤”一項已由負轉正,且逐年攀升;2011年達6.27億元,是2008年1.01億元的近6倍。
但是,華北制藥仍“一毛不拔”。對此,該公司給出的理由是:“公司目前正處于戰略轉型過程中,為確保公司資金需求,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擬定×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再投入。”
4年時間,該理由一直沒有變化。因而,公司推出《股東分紅回報規劃》稱,未來三年累計現金分紅比例“不少于30%”,難免讓人產生懷疑。
風帆股份則混淆概念。該公司自2008年起便再未回報股東,前些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值,不分情有可原;但2011年該數值由負轉正,公司仍決定不分紅,理由居然是“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負數,未用于分紅的資金留作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此“累計未分配利潤”指的是合并資產負債表項目。
更有甚者,已連續12年沒有分紅——*ST興業(600603,收盤價元)就是這一特例,其在規劃中稱三年累計現金分紅比例“不少于10%”。
兩公司率先宣布中期分紅
證監會的分紅通知,對金馬集團刺激作用最為明顯。
金馬集團1996年已掛牌上市,該公司自2003年度祭出 “10派0.5送2轉3”分紅方案后,便再未進行過利潤分配。2012年2月公司披露的2011年年報顯示,即便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2.34億元,但金馬集團仍決定不進行利潤分配。對此,公司的解釋是:“重大資產重組剛完成不久,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化,后續發展需要大量資金。”
6月21日,金馬集團推出《股東回報規劃》,態度突然為之一變。在照搬了三年現金累計分配比例 “不少于30%”之后,公司隨即透露:“董事會提議公司2012年中期進行分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公司工作人員也肯定地回復:“今年年中一定會進行分紅,不過,具體是現金還是以股票股利的方式進行還未確定。”
金馬集團并非首家提前宣布擬進行2012年中期分紅的上市公司,芭田股份于6月14日發布 《股東回報規劃》,在規劃中該公司已表示:“為回報股東,董事會提議擬在2012年的中期實施一次包括現金分紅的權益分派。”
芭田股份于2007年上市,5年間進行過三次分配;去年3月推出的定向增發已于今年1月獲證監會核準,2月底收到批文,不存在為定增突擊分紅的情況,該公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此舉既是響應證監會的要求,也是企業的自愿行為。”
“連續性問題”有待明確
應該說,自去年10月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之后,郭樹清推行的分紅新政確實取得了顯著效果,但也有部分問題值得商榷。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市公司高管便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到分紅“連續性”問題。“現在,有的公司理解為‘任意三年’;有的理解為‘最近三年’,也就是第一個三年是2012~2014年,第二個三年是2015~2017年,這就毫無意義。如果能夠明確為‘任意三年’,相信為再融資突擊分紅的情況將迎刃而解。”
上述高管還提出:“如果覺得任意三年有困難,那么‘三年累計現金分紅不少于30%’的指標,最好能與董事會任期掛鉤。也就是說,任何一屆董事會在三年任期內必須完成現金分紅不少于30%的目標,如果完不成,投資者可通過股東大會對董事會成員進行撤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