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北控成中燃最大股東 新奧中石化收購難度加大

每經網 2012-06-29 15:36:51

北控對中燃持股比例從14.94%提高至17.959%,新奧中石化收購中燃失敗的概率大大增加。

每經記者 喻春來 發自北京

就在新奧能源(02688,HK)即將于7月6日舉行股東大會,就中國燃氣(00384.HK)收購計劃投票之際,中國燃氣第二大股東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6月27日再次大手筆從市場上收購中國燃氣的股票,持股比例從14.94%提高至17.959%,一躍成為中國燃氣的第一大股東。

行業分析師認為,這給新奧中石化收購中燃造成了不小壓力,收購中燃失敗的概率大大增加。但另一方面,新奧可能提高收購價格以獲得股東支持。

7次增持 北控終成最大股東

6月28日,北控集團提交給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文件顯示,該公司27日以每股3.68港元~4.00港元的價格買入了超過1.32億股的中國燃氣股票,進而將持股比例從14.94%提高至17.959%。

這是北控集團第7次增持中國燃氣。5月16日,中國燃氣第6次獲北控集團增持的價格為每股3.75港元~3.80港元,增持760萬股,持股量由14.75%增至14.94%。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對《每日經濟新聞》稱,北控集團現持中國燃氣股權已超越富地石油的17.67%,成為中國燃氣第一大股東。

此前,北控集團曾表示增持中燃主要是以投資為目的,并無意參與中燃運作。

周修杰說:“近段時間北控集團多次增持中國燃氣股權用意明顯,主要是為公司全面收購中國燃氣做前期準備。成為中燃第一大股東,北控集團實際上增加了對中燃的控制。不過,這并非一定是北控收購中燃的信號,來自新奧中石化、富地石油、SK的競爭壓力將迫使北控集團謹慎選擇。”

瑞信的研究報告指出,北控集團增持使中燃股價獲得支持。但北控集團如果以每股4.1元全購中燃,其凈負債將會由17%大升至約60%。

前階段,北控集團、富地石油公司、SK集團曾圍繞著中燃展開過一輪增持大戰。周修杰分析,北控此舉對富地石油、SK有重大影響,不僅降低了它們在中燃所占比例,削弱了它們掌控中燃的能力,還從整體上改變了三者在中燃中的地位。不排除,富地石油后市再增持的可能性。

新奧中石化會否提高報價?

自去年12月份收購提議發出后,中國燃氣股價已上漲了10%,主要受來自北控集團、富地石油公司以及中國燃氣創始人劉明輝的增持提振。截至6月28日收盤,中國燃氣股價下跌1.550%,收盤報3.81港元。

新奧能源將于7月6日舉行股東大會就中國燃氣收購計劃投票,而這場股東大會兩次延后,曾從今年4月延至5月15日,之后再延長至7月6日。

新奧能源執行董事鄭則鍔表示,對股東在7月6日批準收購中國燃氣的計劃有信心。公司與股東一直保持溝通,他們普遍支持上述收購計劃。

“北控集團增資躍居中燃第一大股東必然會提升中燃價值,新奧股東考慮到3.50港幣不可能收購中燃,多數會傾向于投否決票。但是,新奧可以提高收購價格獲得股東支持。”周修杰認為。

不過,對于新奧能源是否會修改針對中燃的收購報價問題,鄭則鍔則不予發表意見。

目前,中國燃氣的市值為168.7億港元(約合22億美元),新奧中石化擬收購交易規模為21.5億美元。市場人士認為,幾家公司就中燃的角逐不斷升級,也說明了中燃市場價值。該公司擁有在中國151個城市的獨家管道運營權,服務的用戶超過600萬。

近日,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海外向媒體透露,收購聯合體的確在就收購價展開討論,公司仍在評估中國燃氣的市場價值,但是,他始終表示未確認會否提價收購中國燃氣。

新奧中石化收購或告吹

現在很難確定的是,7月6日,新奧能源的股東投票表決將發生什么情況,盡管不能排除新奧中國石化提出另一方案的可能性。

周修杰認為,北控集團成為中燃第一大股東,這給新奧中石化收購中燃造成了不小壓力。新奧中石化不僅需要提高對中燃股份的整體收購價格,還必須提防北京控股競價收購。這使得新奧中石化收購中燃失敗的概率大大增加。

中國燃氣前三大股東此前的增持價都高于中石化與新奧聯合體的收購價。野村證券分析報告認為,收購報價不調整,此項收購交易不太可能推進。

不過,野村證券分析,這一結果對新奧能源有利,因為這將緩解新奧能源的股票和債券發行壓力,并意味著收購方財團是理性、價值驅動型的,他們不會單純為了成功完成收購而將報價提高至不合理的水平。收購無法取得成功,中國燃氣將面臨短線拋售壓力。

市場人士也有猜測,即使中石化新奧能源的競購失敗,中國燃氣仍將是市場的收購目標,這種猜測可能支撐中國燃氣的股價。

責編 盧祥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