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06-29 08:55:55
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謝庚昨日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場外市場作為主板市場的孵化器定位有問題,區域場外市場標準可以與主板市場的標準相銜接,但是區域場外市場應該體現差異。他認為,場外市場將來可能是一個統一市場,只有一個最好,幾個也可以,但這最終是由市場需求決定,不是由制度設計決定,需要在實踐中去摸索。
謝庚表示,“對于區域場外市場建設,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是國發38號文,區域場外市場的建設必須要著眼于實體經濟的需求,不能同質化。”他認為,目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市場必須是分層次的,場外市場的建設可以完善市場化資源配置的機制,至少提供一個要素市場的平臺。
謝庚強調,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就是風險的分層管理,風險分層管理的實現方式就是制度的差異化安排。多層次市場不是多板塊市場,每一個層次都對應不同的服務群體。
謝庚表示,“目前在場外市場建設上有一個誤區,各層次市場的制度設計趨同,不僅場外跟場內趨同,或者說追求和場內需求,場外各層次也在趨同,這根源于市場的預期。PE實際上也在趨同,都在做Pre—IPO,都想做臨門一腳,場外市場也盡可能讓它成為主板市場的孵化器,這種定位就出問題了。場外市場應當是不同層次的市場對應不同企業的群體,有不同的服務內容和制度設計。”
謝庚同時表示,中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三個條件,一是政策扶持體系,包括對實體經濟的直接扶持和對創業投資機制的扶持,二是實現市場化配置資源,三是要素市場體系。三大條件相互關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