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9 01:18:29
土地財政在這半年內極度萎縮,直接的影響便是政府層面保障房建設、經濟指標和保增長等方面的壓力陡增。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控深水區,上半年各地土地出讓金半年報也令人大跌眼鏡。
在調控最為嚴厲的北京,當6月26日出讓5宗工業地塊后,上半年的土地出讓已基本告一段落。上半年,北京土地出讓金僅為144.88億元,同比下降55.9%,創近5年來新低。
對此,鏈家市場研究部陳雪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土地財政在這半年內極度萎縮,直接的影響便是政府層面保障房建設、經濟指標和保增長等方面的壓力陡增。
多地土地出讓金銳減
2012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場成交量創4年新低,土地均價創3年最低,土地平均溢價率創5年最低,土地出讓金創5年最低。1~6月,北京共計成交72宗土地,出讓金累計為144.88億元,僅為去年全年的13.7%。
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在北京上半年的土地出讓金中,住宅用地成交金額為75.28億元,同比下降37%;商業和辦公用地為50.92億元,同比下降69%;工業用地為18.69億元,同比下降53%。
根據鏈家市場研究部的統計,盡管2012年6月北京成交了15宗土地,其中,住宅用地和商業用地成交環比上月均破零,分別為1塊和2塊,工業用地共計成交12塊,但6月土地出讓金累計也僅為9.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5.1%。
不僅是北京,全國多數地區上半年土地賬本均不好看。全國20個重點城市上半年的土地市場共計成交了2067宗,累計土地出讓金為2274億元,僅為去年的25.8%,同比下降39.6%。
陳雪認為,一線城市在土地市場冷淡時期遭遇的挑戰更大,因為其優質地塊的存量已不多,且地價一直處于高位,但目前房企所關注的兩個核心問題是土地的優質和低價,因此供需矛盾也更加突出。
據統計,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在內的一線城市2012年上半年土地出讓金僅為429億元,同比下降56.4%,各項指標也均落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
陳雪認為,土地財政在半年內極度萎縮,直接的影響便是政府層面保障房建設、經濟指標和保增長等方面的壓力陡增。可以預計的是,下半年無論是土地供應量還是出讓的質量可能都將達到近年的高點。
政府性基金預算難完成
土地出讓金減少對地方政府最直接的影響無疑是財政創收能力減弱。
相關文件顯示,2011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352.8億元,去年北京共實現土地出讓收入1233.68億元,占全部政府性預算收入的91%。2011年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862.4億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為741.9億元,占比為86%。
今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為1060.6億元,如果按照去年的相同比例核算,即土地出讓金占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91%,那么需要完成土地出讓金收入為965億元,但上半年實際上僅完成了144.88億元。
中國社科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按照目前這個趨勢,北京市很可能今年無法完成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當然預算收入并不是政府可以主觀決定的。
2011年,北京市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352.8億元,也僅僅完成預算的79.3%。根據上半年土地市場的情況,很可能今年完成預算的比例會大大低于去年,這也引發對于北京市政府職能履行能力的擔憂。
但張斌對此解釋說,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是在一般公共預算中體現的,而非政府性基金中。土地出讓金還需要減去城市拆遷成本等支出,得到的凈收入通常先用來做保障房以及水利等國家要求的財政支出項目,政府靈活掌握的部分就用作城市建設資金,即項目資金。因此,政府職能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有些計劃內的項目可能會因為資金問題而遲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