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in)華網(wang) 2012-06-27 17:21:28
“十二五”期(qi)間,我國將(jiang)投資(zi)6000億元(yuan)建設(she)一批(pi)高標準農(nong)田,提升耕地總體質(zhi)量。
新華網武漢6月27日電 (記者黃艷、李東旭)為保證我國糧食安全,除了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耕地質量的保護和提升是另一必要措施。國土資源部、財政部26日在湖北咸寧市召開的全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現場會上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投資6000億元建設一批高標準農田,提升耕地總體質量。
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司長嚴之堯介紹說,“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投資6000億元用于提升耕地質量,以實現“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連”的目標,達到旱澇保收的目的。
具體而言,就是田要小田并大田,林要防護、防風沙,路要滿足現代農業以及大型機械的通行需求,水要滿足農田末級灌溉的要求。
據財政部經建司司長李敬輝介紹,我國“十一五”在耕地治理方面累計投入中央分成新增費800多億元,比“十一五”以前總投入增加了127%。中央分成的新增費已成為我國土地整治資金主要來源。
李敬輝說,“十二五”期間耕地整治的投入還將大幅度增加。對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重點省份,國家財政將予以重點傾斜。“資金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和第一批啟動的500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示范縣傾斜,確保取得實效。”
目(mu)前,我國優等地(di)(di)僅占(zhan)(zhan)全國耕地(di)(di)總面積的2.7%,高(gao)等地(di)(di)占(zhan)(zhan)30%,中(zhong)、低等地(di)(di)占(zhan)(zhan)67.3%。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wang)作品出(chu)現在本(ben)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guan)注(zhu)每(mei)日經濟(ji)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