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6-26 22:33:14
日前,中海油網站發布消息稱,南海地區對外開放9個海上區塊,供與外國公司進行合作勘探開發。

附圖:2012年中國海域部分開放區塊位置圖
每經網6月26日北京電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日前,中海油網站發布消息稱,南海地區對外開放9個海上區塊,供與外國公司進行合作勘探開發。這是時隔20年后,中海油在南海爭議海域再次對外合作開發油田。
中海油的這份公告顯示,9個海上區塊分別命名為“金銀22、華陽10、華陽34、畢生16、彈丸04、彈丸22、日積03、日積27、尹慶西18”等區塊,其中7個區塊位于中建南盆地,2個位于萬安盆地與南薇西盆地部分區域。
公告顯示,這些區塊的水深在300-4,000米之間,總面積為160,124.38平方公里。
公告詳細說明了外國公司的資料查閱和購買程序,公告稱,外國公司向勘探聯系人書面提出資料查閱請求,勘探聯系人具體安排資料查閱行程和接待事宜,書面通知外方和資料室;外國公司接到書面通知后即可直接到各資料室按照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有關規定查閱開放區塊的資料;需要購買資料的外國公司可以直接與各資料室負責人聯系,并按照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資料購買規定購買相關資料。公告同時公布了中海油資料室地址及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從中海油公布的地圖上看,這次招標的區塊位于南部九段線內,靠近越南海域,越南此前已通過國內立法將南沙和中沙群島劃入其管轄范圍,其中即包括大片的南海海域。
廈門大學南洋學院教授李金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萬安灘海域有大量豐富的油氣,越南在該片海域已經開采了大量的石油,這次中海油公布的招標海域與越南油氣田有重疊之處。
在今天(26日)召開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稱,中方此舉可能會激化中越矛盾,“中方發布公告前是否與越方討論過此事?”
對此,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企業公布有關油氣招標區塊是正常的企業行為,符合有關的中國法律和國際慣例。對于在南海存在的分歧和爭議,中方的立場沒有變化,將繼續致力于通過談判協商妥善解決,包括積極推進共同開發和合作。
1992年5月,中海油公司曾與美國克里斯通能源公司簽署在南沙群島萬安灘勘探石油的合同,而開發區恰好與越南正在開采的石油區位于同一油帶,越南堅持要求我國與美國公司廢除合同。在越南的干擾下,項目最終流產。
李金明說,自從那次中海油對外合作開發的計劃流產后,中方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開采由此擱置到現在,“這是時隔20年后,中海油再次對外招標,這次招標將是我國在南海油氣開發的重要突破。”
李金明說,以前我們都是談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次我們終于有實際的措施跟上去,這次招標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要改變在南沙海域一個油井沒有、一滴油不出的被動局面。”
針對越南方面可能提出的抗議舉動,李金明認為,南沙海域本來是我國海域,我們應該樹立起自信心,既然是我們的領土,我們有權利開發,你怎么抗議那是你的事。“反過來看,周邊國家開發了那么多年,我們一直在忍受,為什么我們不能開發呢?他們現在反客為主,我們變成小偷了,我們要改變看法。”
目前,中海油已在南海荔枝灣打出了第一個鉆井平臺,中海油已具備了深海勘探技術。李金明認為,除了開采石油的經濟考量,還有政治上的意義,到南海爭議海域開采石油是對我國主權的宣誓,“油井平臺就像一個航空母艦,是對我們南海主權最好的宣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