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6-19 23:48:24
中消協及6省市消協認為,蘋果公司維修合同存在維修可用翻新件、舊件歸屬自己定等五大問題。
每經網6月19日深圳電 每經記者 齊文婷 發自深圳
今日(6月19日),中消協聯合天津、北京、上海、重慶、江蘇、山東等省市消費者協會對蘋果公司《Apple維修條款》及《iPhone維修報告》中存在的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進行了公開點評。
中消協及6省市消協認為,蘋果公司維修合同存在維修可用翻新件、舊件歸屬自己定等五大問題,違反了我國的五項法律和三種法規。
有律師指出,蘋果公司制定的相關維修條款明顯為霸王條款,侵害了消費者多項權益。截止記者發稿前,蘋果公司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聚焦一:
維修可用翻新件屬意志強加 舊件歸屬蘋果定違反《物權法》
點評意見指出,《Apple維修條款》規定, 蘋果可在協議條款允許的范圍內使用新的、使用過的或修理過的部件。
中消協稱,蘋果公司的相關規定利用混淆概念,一攬子、概括性地做出選擇,實際上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消費者。
關于維修后舊件的歸屬由蘋果公司決定的條款,消協指出,三包期過后,消費者付費維修,則更換下來部件應歸屬消費者,因為舊部件或舊零配件屬于消費者付費購買手機的一部分。蘋果公司相關規定的做法,不符合《物權法》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所有權。
“還有消費者反映,在蘋果手機的維修中,經常采用不拆修、更換整體部件的形式。”消協稱,消費者應只支付有問題部位的維修費,按整體更換收費,使消費者承擔了本不應承擔的維修費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作出驗證,蘋果官方維修客服表示,記者保修期內的產品出現了屏幕碎裂情況,按照蘋果公司規定,需要整體更換相關零部件,并繳納1478元的維修費用。
聚焦二:
維修損壞僅賠維修款 應屬無效條款
另外,針對《APPLE維修條款》第六條: “因產品維修任何原因遭受的損失,無論是由于Apple的疏忽還是其他原因,Apple將僅對您所支付的維修服務費用承擔責任”。
消協指出,經營者在維修過程中,負有妥善保管產品、保證維修質量的義務。因保管或者維修不當,造成產品及相關數據毀損、滅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蘋果公司的有關規定,自行限定了維修損害賠償的范圍和金額,減輕和免除了經營者的賠償責任,限制了消費者獲得賠償的權利,根據我國《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應屬無效條款。
聚焦點三:
逾期未取剝奪消費者所有權違反《物權法》
《iPhone維修報告》“維修聲明”第七條表示:“送修品自本維修中心通知取機日起逾一個月仍未響應或領回者,自通知取機日起收取每日10元的保管費,逾90天,本公司不負任何保管責任。”
消協點評意見稱,《物權法》有明確規定,留置權人依法行使留置權,并對留置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債務人(消費者)所有。蘋果公司單方認定消費者逾期即放棄該產品的所有權歸自己所有,且仍要求消費者負擔修理費,不僅沒有任何法律根據,還涉嫌非法侵占他人合法財產。
對蘋果違法行為單獨點評非常罕見
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消協在接到消費者投訴后,組織了律師團,對蘋果維修的相關規定進行了逐條對比和反復認證,經過多輪修改最終給出了《點評意見》,他本人也是參與意見草案的律師之一。
“消費者協會給出這樣的點評,目的在于對相關責任公司進行公開告誡,它雖然沒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但可以讓更多人的了解并關注此事。”他說。
IT維權律師趙點領對此表示,此前消協曾多次對行業性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點評,但針對某一家企業的點評非常罕見。
“蘋果的相關維修準則是明顯的霸王條款,消協希望通過外界壓力讓蘋果修改這些規定,但是未來工商是否會據此跟行執法并不確定。”他說。
他同時指出,霸王條款存在于國內眾多行業,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做法,對于蘋果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說,面臨的糾紛訴訟非常多,為了規避訴訟風險,他們就人為的設下很多維修條款,以規避責任甚至獲利。
“蘋果在中國并沒有設立子公司,而是由其它公司代理銷售,這樣的話,消費者想要起訴蘋果,只能訴其美國總公司。事實上,這種涉外的官司非常難打,起訴書的送達要經過領事館認證等眾多環節,一拖就是兩三年,個人消費者根本無法對其進行控訴,因此蘋果在中國的違法成本非常低。”他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