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首批9只私募債通過備案 發行利率最高13.5%

2012-06-08 01:28:39

那券商為何仍熱衷于此?眾多業內人士指出,券商意在為更多項目儲備資源。

 每經編輯|梅俊彥 每經記者 胡俊華 發自深圳、上海    

梅俊彥 每經記者 胡俊華 發自深圳、上海

6月7日,深交所通過了首批中小企業私募債券備案申請,具有高風險、純信用特點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品種在國內正式推出。

記者也了解到,其實券商做首批中小企業私募債的利潤空間有限。那券商為何仍熱衷于此?眾多業內人士指出,券商意在為更多項目儲備資源。

深交所首批私募債券正式推出

據深交所負責人介紹,截至6月7日,首批共有國信證券、中銀國際、國開證券、中信建投、平安證券、浙商證券、國泰君安和國海證券8家證券公司申報了13家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備案材料,其中北京、深圳和浙江各4家,江蘇1家。目前,9家已通過深交所備案并于6月7日取得備案通知書,另外4家正履行備案程序。

通過深交所私募債備案的9家中小企業涵蓋了電子信息服務、節能服務、高端制造、旅游和倉儲物流等行業,股本規模有2000萬元左右的小微型企業,也有部分中型企業,平均員工人數約為300人左右,其中有7家民營企業,4家取得了國家或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資格。

從擬發行項目情況看,發行規模最低2000萬元,最高2.5億元,期限最短1年,最長3年。其中,8家采用了擔保增信措施,6家提供了債項或主體的資信評級情況,債項評級最高的達到AA。據了解,9家企業擬定的發行利率介于9.5%至13.5%之間。

試點初期,為了控制風險,深交所暫不接受個人投資者參與,參與認購或轉讓的機構投資者應當具備一定的風險識別與承擔能力,充分知悉私募債券風險,依據發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獨立進行投資判斷,自行承擔風險。

承銷費對業績貢獻小

招商證券近日報告指出,從短期來看,由于中小企業私募債的單筆融資規模可能偏小對券商投行的盈利貢獻將較為有限。

“我們預期短期內,國內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按每年200家~400家的發行量,平均1億元的發行規模,假設承銷費率按2.5%計算,對行業收入增量貢獻約5億~10億元,業績貢獻相對有限。”上述報告指出。

一家承銷商的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實際上承銷費率可能只有1%甚至更低,由于估計平均每個項目規模只有幾千萬,因此,一單做下來可能僅有幾十萬元的收入,和現在投行做IPO無法相提并論。

招商證券報告還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高收益債券發行規模占投資級債券發行規模約為10%,對應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發行規模約2200億元。按照長期1.5%~2%的承銷費率,對證券行業收入貢獻約33億~44億元,對2011年證券業投行業務收入的貢獻比為14%~18%,占證券行業營業收入比為2.4%~3.2%。

不過,上述承銷商的相關人士也指出,首批費率雖然低,但是今后有可能會上浮。“首批低是因為首批融資企業的資質是非常好的,如果項目很多的話,也會有不錯的收入。”該人士說。

國泰君安相關人士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整個市場上對于信托產品的投資熱情非常高,中小企業私募債很多方面跟信托產品具有類似性,而且私募債在發行之后,在二級的流通環節會比信托產品好得多,因此絕大部分券商都還是希望開展這項業務的。

發私募債=模擬IPO

國泰君安的相關人士還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首批發行私募債的企業實際上對這種方式的融資需求并不高,因為這些企業本身是比較優質,他們是希望利用這個平臺,做IPO預演。

“我指的是首批的私募債,以后怎樣還不知道。因為私募債是在交易所公開發行和交易的,而且又是跟券商一起操作,這種環境跟將來上市非常像,所以基本上首批的企業把此當成一次模擬上市,另外,也是一種提升企業市場影響力的途徑。”一家券商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規定,目前對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主體的硬性要求并不高。試點期間,只要發債主體符合《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規定、且未在A股市場上市、非房地產企業和金融企業,均可發債。

“這種符合工信部,標準又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有很多,雖然目前承銷費率低,但是項目儲備和項目資源非常豐富,把眼光放長遠一點。項目資源多、投資者熱情高漲,這么一對接,就是一項很大的業務了,未來會有比較大的空間。”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注意隔離風險

國泰君安相關人士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對融資企業的硬性要求不多,因此需要證券公司對風險有自身的專業權衡。如果券商不顧風險,有項目就做,估計所發的私募債將無人問津。

“如果把一些不好的中小企業私募債發出去了,銷售給自己的客戶,萬一發生了風險,我們也是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的,所以內部管理層需要考慮后續的風險控制問題。”一家承銷商的相關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國泰君安的相關人士則指出,公司應該在確定項目之前就要判斷好風險,目前各家券商對此沒有統一的標準,根據行業的不同和公司的不同,應該會有不同的考慮。

“總的來說,大家會比較重視最近幾年的經營情況,比如說注冊資本、凈資產是多少、財務情況,還有管理者的誠信程度。”國泰君安相關人士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