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2-05-26 15:54:31
國家外匯局5月24日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銀行代客結匯1102億美元,售匯1139億美元,結售匯逆差37億美元。
國家外匯局5月24日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銀行代客結匯1102億美元,售匯1139億美元,結售匯逆差37億美元。這反映了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企業和個人手持外幣的意愿升高;同時也預警了跨境資金流出的壓力。
這是銀行代客結售匯數據今年以來首次出現逆差。
去年11月和12月,我國銀行代客結售匯連續出現逆差。今年1月,銀行代客結售匯曾一度出現194億美元的順差額。此后順差額開始收縮,2月和3月順差額分別為44億美元和78億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4月份代客結售匯出現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減弱,企業和個人更傾向于手持外幣。
“由于希臘問題不斷發酵,避險情緒導致美元指數不斷上漲,而且近期國內宏觀數據表現不佳,增強了人民幣貶值預期。”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無本金交割遠期市場(NDF)上,人民幣屢次遭遇做空,遠期市場貶值預期較強。在這種背景下,很多企業選擇減少結匯,手持外幣觀望。
目前業內普遍預測,人民幣年內對美元升值空間不大,將在1%至2%左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代客結售匯出現逆差的另一個原因,即“熱錢”出逃。
海外特別是歐洲資金選擇“回巢救主”,如此波動對中國構成一定影響。
事實上,從央行公布的外匯占款數據也可窺出趨勢———4月份我國外匯占款減少605.71億元,是今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此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就曾坦言:由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世界經濟走勢下滑的影響,近一段時期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出現了資本外流、匯率下跌的明顯態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