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0 01:41:2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5月8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在其他國內主要鋼企領軍人物輪番登臺后,山東鋼鐵集團總經理任浩出現在會議“產業鏈經營”探討環節。
任浩當日在其《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堅定不移推進山鋼集團實現轉型升級》報告中透露,山東鋼鐵集團未來將全力推進與日照鋼鐵等省內企業的兼并重組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目前,山東省鋼鐵企業有20余家,聯合重組后將會形成5~6個鋼鐵生產集團。如果整合能夠實現,預計省內多數企業將投入山鋼集團的懷抱。
而在多年整合日鋼未遂后,山鋼集團已開始調整重組思路。9日,《每日經濟新聞》從集團渠道獲悉,由于對日鋼久攻不下,山東鋼鐵集團已開始將重心轉移到省內另一鋼企——青島鋼鐵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鋼”)身上。
山鋼集團重組轉向
“山東鋼鐵未來將在政府部門的督導下全力推進省內相關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工作,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成為示范基地是中央政府下達的重要任務,山東鋼鐵會全力推進。”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山東鋼鐵集團總經理任浩向與會者介紹稱,山東鋼鐵未來將全力推進與日照鋼鐵等省內企業的兼并重組工作。
但山鋼集團的省內整合工作并不順利。此前,山鋼集團雖與民企日鋼屢次接洽,但因為二者身份及其他差異,至今未有實質性進展。
5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山鋼集團采訪了解到,考慮到重組日鋼短期難見結果,山鋼集團開始調整重組思路,將更多精力放在青鋼。“已經派出調查小組去做盡職調查了。”同日,有集團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稱。
對于此事,記者當日曾試圖聯系青鋼宣傳部門予以求證,未果。“山鋼集團進行省內企業重組是省政府極力推動的,所以,青鋼被重組應該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中國鋼材網分析師田新晗表示,山鋼近期以重組青鋼為主,還是因為日鋼當前并不好拿下。
據悉,山東省政府已經提出,到2013年,山東鋼鐵實質性完成對日照鋼鐵、青島鋼鐵的重組。山東省省長姜大明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日照精品鋼基地爭取今年內開工。
而在上述集團人士看來,重組日鋼的事情目前仍然很敏感,雖然是遲早的事情,但不會很順利,而重組青鋼可能相對容易些,“我們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建設自己的日照鋼鐵精品基地。”他如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同日,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琳也向記者分析稱,青鋼是青島市政府直屬企業,由政府出面進行重組,更容易掃除障礙;此外,相較日鋼,青鋼相對規模小,即使山鋼出資購買股份,需要的投資也少。
上述集團人士還介紹稱,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省獲批后,即便沒有重組日鋼,山鋼集團也能建設這一精品基地。“先由山鋼出面建設日鋼精品基地,合適的時候再實施重組,因為牽扯到的東西太多,不是企業單方面努力能做到的。”
重組前景待估
任浩表示,現在山東省有鋼鐵企業20家左右,未來將縮減到5~6家,重組勢在必行。而作為山東鋼鐵業整合的排頭兵,如果整合達成,預計多數省內鋼企要投入山鋼集團的懷抱。“現在小企業很想向我們靠攏,弄個低成本的資金、低價格的礦石等等,但我們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前述山鋼人士說。
記者發現,山鋼集團面臨的整合局面,與中小企業眾多的河北略有相似。此前,河北鋼鐵集團曾以“漸進式重組”的方式先后重組了省內12家民營鋼企,即河北鋼鐵集團以商譽、管理、技術咨詢服務、購銷渠道等資源,分別出資到12家民營鋼鐵企業,換取各自10%的股權。
但這種“過渡式”的重組模式也開始暴露越來越多的問題。因為在一些企業看來,河北鋼鐵集團并未兌現當時給出的承諾,目前雙方的采購和銷售依然獨立進行。
而在多年關注國內鋼企重組的行業人士看來,山鋼集團目前規劃的區域性重組,仍帶有“就湯下面”的并購戰略思想。“山鋼何不先把精力重點放在自己的核心企業 (濟鋼和萊鋼)上,培育出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之后,再去并購他方?”在該人士看來,遵循和實現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需要時間,盲目重組付出的將是高成本的擴張代價。
據記者采訪了解,在鋼鐵市場好的時候,國內民營鋼企一般不愿意被合并,而市場不好的時候,一些國有企業則不愿意接受更多包袱。
實際上,經歷過多年整合的傷痛后,如今山鋼集團在整合方面的確日趨謹慎和理性。“與其出了問題再研究,不如研究透了再實施。”前述山鋼人士稱,現在集團在整合方面每走一步都很謹慎。
該人士還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任何的企業重組都不會太容易,包括同為國有企業背景的青鋼,“因為青島是副省級城市,有自己的國資委”。
此外,據記者了解,地處沿海的青鋼也有自己的“煩惱”,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實施其搬遷規劃。媒體報道稱,為改善青島環境,青鋼將整體搬遷至董家口港區,整體搬遷后最終形成400萬噸的生產規模。
·相關新聞
鋼鐵集團整合顯效益 資金成本明顯降低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再有一個多月,河北鋼鐵集團組建將滿四年。
作為這家國有鋼企的掌舵人,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王義芳深深感覺到整合帶來的效果。“我們四年很大的收效和市場因素沒有任何關系,和價格沒有任何關系,沒有整合,這個成效是得不到的。”
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他表示,河北省這五家國有企業里,承鋼和宣鋼兩家企業底子比較薄,設備相對比較落后,“沒有大集團的整合,這兩個企業在兩次金融危機當中可能就生存不下去了”。
數據顯示,與集團組建之初相比,河北鋼鐵集團年營業收入由1248億元增長到2503億元,總資產由1480億元增長到3200億元,取得了與市場因素無關的營銷與資金綜合協同效益117億元。
任浩也在上述會議上表示,集團整合的效果非常明顯,“去年集團統一融資令資金成本減少了5億,預計今年融資成本將減少10億左右”。
“企業規模和實力大,各大金融機構授信多,統一授信統一融資,資金成本會有明顯的降低,再就是集團內部可以調劑資金余缺,優化資金配置,從某種程度上也會減少貸款金額。”山鋼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大型鋼鐵企業重組后,能夠有效發揮協同效應。
據悉,山東鋼鐵集團公司組建后,先后成立了資金、采購、銷售、運輸協調、信息化中心五個業務中心和鋼鐵研究院、財務公司等,又完成了對濟南鋼鐵和萊鋼股份兩個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設立了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任浩同時也表示,目前山東鋼鐵集團還沒有實現生產協同,“生產協同還沒有獲得,我們有很多生產線,生產線搞好了,生產效率可能會大大提高。”
對于整合過程中有政府 “拉郎配”的概念,王義芳表示,整合絕對不是政府強制整合的,但是沒有政府的主導,是肯定整合不成的。
記者了解到,每個地域的鋼鐵企業有著不同的經營特點和利益博弈點。“沒有一個統一的上級去協調,重組就布滿障礙,最終只能并而不合,或者根本就并不了。”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琳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