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9 01:55:4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國內首個 “空鐵聯運”產品——“經津進京”昨日(5月8日)迎來一周歲生日。
相比2011年天津機場755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1.4萬 “空鐵聯運”人次占總比不足0.2%,這微乎其微的數據不免讓此前一度搖旗吶喊的業界人士有些失望。
對于“經津進京”首年并不亮眼的業績,天津航空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空鐵聯運”產品作為新生事物,尚處于一個初級發展階段,需要一定時間的培育。但經過一年的嘗試,天航“經津進京”產品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中信建投分析師李磊認為,由于各地“空鐵聯運”基礎設施完善程度不盡相同,目前很難據此去對整個大行業作判斷,只能從局部細分市場來看。
他舉例稱,“經津出京”更多其實是基于首都機場日益稀缺的空域資源,為首都機場分流客源、緩解沉重壓力而設。而東航與上海鐵路局在今年4月共同推出的聯運產品“空鐵通”,才或將成為中國“空鐵聯運”的主要代表。此外,海航與粵海鐵路、海南美蘭國際機場4月聯手,在全國范圍內聯售“海口進港機票+海南東環高鐵車票”,也頗被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航空表示,未來公司還將適時推出“經津出京”等覆蓋范圍更全更廣的“空鐵聯運”產品。同時,環渤海地區更加密集的高鐵于不久的將來陸續開通之后,公司還可能開發從天津換乘高鐵去秦皇島、北戴河、唐山、石家莊等周邊城市的“空鐵聯運”產品。
事實上,國內各航空公司踴躍投身“空鐵聯運”主要是因為有法蘭克福機場的標桿效應——把火車站建在機場里,法蘭克福2010年每天有174班遠程火車和223班短途火車經過機場。在所有旅客中,30%的旅客搭乘短途火車到達法蘭克福機場,16%的旅客由遠程火車輸送。
但有人指出,不同于國外,國內航空與鐵路是兩套體系,訂座系統不對接,銷售系統的規則完全不同,雙方在細節方面也有很多不同。
天津航空對此坦言,中國由于鐵路、民航運營體制差異巨大,系統壁壘存在較為嚴重,實現真正的空鐵無縫對接尚需時日,這也是當前“空鐵聯運”實現真正無縫隙的最大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