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5-08 15:27:48
重回“季琦時代”的季琦就針對漢庭的遠景樹立了更高的目標和愿景。但有業內人士并不看好。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作為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三巨頭的漢庭酒店集團,此前采取穩扎穩打的直營店積累令漢庭更容易地控制風險,但與此同時,由于加盟店拓展力度較弱而導致的門店數量少,運營成本增加,高層人事動蕩,股價破發,江蘇淮安門店被曝出白床單出自醫院洗衣房,與醫用品混洗等系列問題時,人們將更多的目光轉注到這家由漢庭創始人兼CEO季琦身上,作為攜程、如家、漢庭三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回歸的他下一步該如何引導漢庭轉型呢?5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近日漢庭召開的首屆合作伙伴大會上,重回“季琦時代”的季琦就針對漢庭的遠景樹立了更高的目標和愿景。但有業內人士并不看好。
轉型進軍高端酒店市場
“漢庭已開始收編中端連鎖酒店,未來將形成四大系列品牌,并首次進軍高端酒店市場,且從現在起加盟店比例將超過直營店。”漢庭CEO季琦指出,“現在重新回來做CEO是因為漢庭要進行‘第二次蛻變’;需要由我來掌舵完成高速發展、多品牌、甚至還有產品拓展等戰略。”
季琦在合作伙伴大會上宣布了漢庭發展的三個五年計劃,第一步是2012年,集團的整體簽約門店達到1200家;2016年是第二個五年計劃,屆時門店數量預計達2600家,超過60%為加盟店,到第三個五年計劃,即2021年時,門店希望達到4000家,屆時漢庭的市值應該有100億美元。
“在三個五年計劃結束時的2026年,我們將成為世界知名的酒店集團,我們可能收購雅高等一些國際酒店集團;讓中國的酒店集團屹立于世界之林。” 漢庭CEO季琦再次描繪了15年后漢庭要成為擁有全系列酒店品牌的酒店集團光景。
加速加盟店擴張 比例將超直營店
“從今年起,漢庭將在保證品質和酒店品牌的基礎上,加快加盟店發展速度及城市布點,以進一步提高漢庭在經濟型酒店的市場份額。且從現在起加盟店比例將超過直營店。” CEO季琦指出,加盟是眾多成功酒店集團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于漢庭來說大力發展加盟也是大勢所趨。
一直以來,漢庭采取直營與加盟均衡發展的策略,與國內三大經濟型連鎖酒店競爭對手相比,也是唯一一家至今仍保持直營店比加盟店數量多的經濟型酒店。2011年,如家收購莫泰使得門店數超過1000家,再加上2011年全年新開的316家店,目前如家門店數已超過1400家;2011年7天酒店的門店新增376家,還收購了區域性經濟型酒店品牌華天之星,使得門店數也突破了千家。與此相比,漢庭在去年僅新增201家店,開業門店總數僅為639家。
經濟型酒店業向來信封規模至上,依靠規模和布局來提升開房率從而保障酒店的投資回報率也成為商業法則。雖然與同加盟店相比,直營店雖然風險可控,但與此同時,漢庭也不免惹上因前期投入過大,而制約擴張速度。值得一提的是,這也帶來了業績的大幅下滑,記者注意到,2011年全年漢庭財報顯示,漢庭營收22.5億元,入住率仍然高達92%,但全年歸屬股東利潤與上一年相比卻下滑了近一半,僅為1.15億元,大降47%,而主要競爭對手如家的凈利潤3.51億元,降2.3%,7天凈利潤1.29億元,升9.6%。
業績大滑,巧合的是漢庭方面陸續發生三位核心高管去職。2012年4月,漢庭酒店創始人之一、副總裁王海軍辭職;2012年1月,CEO張拓轉任副董事長、非執行董事;2011年11月,首席運營官蘇暢離職。時至今日,過往完美的漢庭高管團隊如今也已是物是人非:三位核心高管離職,季琦宣布重新接任CEO,回歸季琦時代。
記者了解到,在經濟型酒店行業,業主選擇加盟的主要考量因素有五點:長期盈利能力、品牌知名度、營銷能力、加盟服務品質和酒店管理的標準化,而上述幾項,漢庭在這幾方面都表現得可圈可點。
雪球財經酒店業分析師吳桑茂解釋道,“經濟型酒店行業內前幾名的平均房價相差不大,漢庭擁有行業最高的酒店RevPAR(每間可借出客房產生的實際營業收入),來自于漢庭高性價比的酒店產品和行業領先的入住率。”
采訪中,在投資者看來,經濟型酒店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經濟型酒店行業前幾位的酒店都保持在80%、90%的出租率,遠高于歐美成熟酒店市場。眾多參會加盟業主判斷,未來5-10年仍是經濟型酒店的快速發展期,整個行業房間數量每年仍將有30%以上的增長空間。
但面對國產連鎖酒店的轉型,不少業內人士也直指,“內在的修為永遠大過外在的裝飾。如何加強對加盟店的監管并提高加盟品質,為客人提供優質服務才是重中之重。”
新加坡曼哈頓酒店集團首席運營官甘涌在新浪認證的官方微博上表示,“中國的酒店業與中國的汽車業發展之路仿佛有異曲同工之處,不斷推陳出新品牌,從底端市場做起,雖然有所成就,但與國外品牌相比,差距甚遠。漢庭季琦稱要做比肩洲際、雅高的酒店集團。宏圖壯志是好的,還是得提醒四個字:腳踏實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