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5-01 11:13:09
NO7. 株冶集團成上市湘企“虧損王”
2011年虧損近6億同比下滑34.6倍
由于2011年度凈利潤虧損5.9億元,株冶集團成為上市湘企中的年報“虧損王”。據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為117.23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26.18億元相比下滑了7.1%,營業總成本由去年同期的126.39億元,下滑至2011年的123.8億元,同比下滑2.05%,營業利潤方面,由2010年的-1111.24萬元下滑至2011年的-6.08億元,同比下滑5370%,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2010年的1750萬元,下滑至2011年的-5.89億元,同比下滑為3465%。
根據其年報顯示,去年營業收入的減少,除了鋅產品、鉛產品主營業務收入減少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于稀貴產品主營業務收入的減少,其中精銦由于銷售較上年下降99.87%,使得主營業務收入減少逾5.4億元,而精銦的毛利較上年則減少了逾2億元,原因則是由于當年產出的精銦沒有銷售。
“產出的精銦當年沒有銷售,是很正常的情況。”公司董秘劉偉清曾對此解釋說,“公司每年都有生產精銦,但是由于精銦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產品,因此對公司形成不了大的影響,對資金面影響亦不大,公司也就沒必要產出后馬上就要去銷售掉”。
劉偉清還曾表示,目前整個形勢不太樂觀,GDP數據的下降、房地產的調控,下游鋼鐵行業的不景氣,整個產業鏈的不樂觀是企業當下面臨的最大困難。
點評:整理2011年鋅價,記者發現,去年年初鋅價觸及高點后,整體呈振蕩下行趨勢,盡管年中出現階段性反彈,但之后受到雙債危機的影響出現大幅下跌并創出年內低點,一直保持低位徘徊難以再抬頭。
有業內分析人士曾指出,去年鋅價在債務危機影響下跟隨大流呈下跌趨勢,不過今年形勢依然難以樂觀,實體經濟若不能根本恢復,鋅價難有大幅上漲可能。
NO8. 依賴政府補貼不再是“良藥”
ST黑化去年凈利下降23.36倍
對于一家ST公司來說,其命運的改變多數依靠重組來完成。然而,在沒有好的資產項目來完成公司的角色轉換,并且在主營業務不給力的情況下,ST公司多數依賴政府補貼來扭虧以避免遭遇退市。
對于ST黑化來說,從其近5年的盈利情況看,其2008年和2009年均虧損,公司在2010年扭虧,實現凈利潤為1673萬元,如果扣除非經營性損益后,公司的凈利潤為-1.54億元。而就在這年,公司收到政府補助款1.5億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政府的補助,ST黑化會因為連續3年虧損而遭遇退市。
然而,因政府補貼而免遭退市的ST黑化在2011年繼續以虧損的成績單與投資者見面。
ST黑化發布年度報告稱,在報告期內,公司錄得凈虧損3.74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673.7萬元;基本每股虧損0.96元,上年同期為盈利0.04元。并且,公司2011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也不進行公積金轉增股本。
對于利潤的下滑,公司給出的理由是,近幾年來,公司主要原材料-煤的采購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而產品市場持續低迷,資金嚴重短缺、原材料供應緊張、裝置開工率不足、主要產品焦炭、化肥成本倒掛,而在2011年形勢最為嚴峻,致使公司資金高度緊張,處于嚴重虧損狀態。
年報同時顯示,ST黑化2011未分配利潤累計虧損48,804.81 萬元,流動負債總額高于流動資產總額69,677.70 萬元。
點評:面對困境,ST黑化在實際控制人中國化工集團、中國昊華總公司支持下,克服了資金嚴重短缺、原材料供應緊張、產品市場低迷、裝置開工率不足、主要產品成本倒掛等不利因素,為下一步減虧、止虧、扭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在沒有實質利好面前,ST黑化的命運不容樂觀。另外,有消息稱,監管部門在研究是否可以剔除政府補貼等非經常因素作為衡量盈利的新口徑,確保退市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如果新政出臺,將對數十家此前依靠非經常收入而成功“保牌”的公司產生重大影響。因此,ST黑化未來的命運如果沒有好的主營項目和優質資產注入的話,其依賴政府補貼而在資本市場上生存的命運或將會改變。
NO9. 兩大核心主業差強人意
*ST丹化2011年凈利下降22.7倍
3月3日,*ST丹化發布2011年年報,2011年公司凈利潤2.9億,同比下降2266.7%;總營收5.6億元,同比增加80.5%。值得注意的是,*ST丹化2009年就處于虧損狀態,凈利潤為-4488萬元,營業利潤-7031萬元。2010年公司雖實現盈利,但營業利潤仍為-800萬元。
2011年年報顯示,*ST丹化計提管理費用1.03億元,同比增加434%;資產減值損失1.3億元,同比增加1686.98 倍。
*ST丹化證券代表閻雪媛曾表示,資產減值主要是對原收購江蘇丹化醋酐有限公司而產生商譽全額計提減值準備所致。同時稱公司于2009年時即對江蘇丹化醋酐有限公司計提了488萬元的商譽,今年再次一次性計提余下部分。
2007年4月,*ST丹化通過重組實現了由農業向煤化工業的轉型。目前公司主營業務醋酐業務和煤質乙二醇業務,均為煤化工項目。但這并未讓公司的主營業務打翻身仗,公司在年報中稱,目前國內醋酐市場仍處于低迷狀態,下游需求受國家環保政策及金融危機雙重影響開工不足,加之國內醋酐產能仍在增加,嚴重沖擊了市場,價格競爭激烈,我國醋酐的生產能力已出現過剩的狀況。
點評:兩大核心主業差強人意的業績表現,是*ST丹化2011年巨額虧損的主因。在醋酐業務方面,受市場價格長期低迷、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需求不旺等多種因素影響,控股子公司丹化醋酐繼續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雖采取了以銷定產、壓縮產能等一系列減虧措施,但仍未有根本改觀。此外,公司2012年上半年仍將進行1-2次技改及檢修,負荷提升短期仍將受到一定影響;乙二醇品質還有待提升,都是公司目前存在的風險。
NO10. 受累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
成霖股份2011年凈利下滑19.7倍
因201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成霖股份無奈被列入2011年年報“業績下滑榜”,并以-1974%的凈利潤增長率名列前茅。
根據成霖股份2011年年報,期內公司毛利率為11.56%,較2010年度毛利率16.21%下降了4.65%。公司主營業務為衛浴潔具,產品主要出口國外,2011年公司在北美、歐洲的營業收入分別下降了7.77%、12.37%。
為何營收出現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對此,公司年報董事會報告介紹,2011 年大宗原物料商品、有色金屬價格延續了2010 年的上漲趨勢,特別是倫敦2月份期銅價格創造了歷史新高,突破了1 萬美金的整數關口。在此之后雖有回落,全年仍處于高位震蕩。鎳鋅等與公司材料成本高度相關的有色金屬價格也一直處于高位。材料成本的居高不下,嚴重侵蝕公司獲利。
點評:年報披露不久后,4月25日成霖股份發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報告稱,一季度公司凈虧損535萬元,并預計上半年公司凈虧損將達到900-1200萬元。特別是房地產市場的下行趨勢,使和房產相關的建材行業恢復遲滯,由此看來,成霖股份業績短期內難以給市場帶來驚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