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4-24 09:48:27
香港港離岸市場,昨天一年期人民幣兌美元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跌0.06%至6.3445元,創一周以來最大跌幅
每經記者 印崢嶸 發自上海
昨天(4月23日)是央行上調人民幣兌美元日內波幅后第六個交易日,原本波瀾不驚的離岸市場起了波瀾。
香港港離岸市場,昨天一年期人民幣兌美元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跌0.06%至6.3445元,創一周以來最大跌幅,遠匯較國內市場即期匯率貼水0.6%。
自今年3月以來,海外NDF市場就一直彌漫著人民幣貶值的預期,4月16日國內人民幣兌美元即期交易區間擴大以來,NDF更是跌跌不休。
在出席周末閉幕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時,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從單向押注升值到雙向押注,反應投資人在決定人民幣匯率上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中國在決定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后可能會有后續動作,將采取更多舉措讓市場力量來決定匯價。
人民幣兌NDF創一周最大跌幅
華僑銀行全球資金戰略研究部經濟分析師謝棟銘認為,NDF主要體現對人民幣升值或貶值的預期。3月NDF轉為貶值預期,短期內不僅有硬著陸的擔憂,長遠來看,還包括對中國結構型通脹、經濟轉型、制造業競爭力等問題的擔憂。
謝棟銘上周出席華僑銀行春天論壇時指出,08年以前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看法樂觀,NDF反映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一度超過10%;08年金融危機肆虐時,升值轉變為貶值預期;隨著09年中國經濟復蘇,重新回到升值的預期;但是去年9月以來,NDF一直在升值和貶值中徘徊,反應海外市場對中國經濟是否能成功軟著陸的爭論。
昨天,匯豐公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 (PMI)4月預覽值為49.1,高于3月份48.3的終值,連續6個月處于50的盛衰分界點下方。野村證券認為,二季度貨幣和財政政策將更趨寬松,5月有望再次下調存準金率。
央行昨天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定為1美元兌6.2970元人民幣,較上周五提高 0.11%,升幅為4月13日以來的最大。因上周五二十國集團同意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貸款能力擴大4300億美元,增加了可用于應對歐債危機的資源,令美元兌歐元走貶。
不過昨天美元指數震蕩上行,北京時間19點報79.523,上漲0.356或0.45%,抑制人民幣盤中升幅。即期詢價交易系統,國內人民幣兌美元收報6.3088元,與上周的6.3085元基本持平,為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走貶。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下跌 0.02%至6.3075元。
華東某銀行外匯交易員稱,人民幣波幅擴大和允許賣空美元兩項政策推出后,短期內市場尚未得到匯率走勢的明確信號。考慮到官方高層此前多次關于匯率接近均衡水平的表述,市場近期交投偏謹慎,不敢盲目地做空或做多。
上述交易員認為,人民幣短期內暫難擺脫震蕩走勢,人民幣今年繼續升值是毫無疑問的,但升幅預計有限,可能在2%至3%之間。
央行或采取更多措施讓市場定價
在出席周末閉幕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時,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國在決定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后可能會有后續動作,將采取更多舉措讓市場力量來決定匯價。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同一場合稱經濟前景仍然向好。當前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條件更加成熟,從中長期看,匯率的調整會給出明確信號使未來投資更偏重內需。
周小川并稱,隨著人民幣匯率均衡點的接近,資本流動以及匯率波動的雙向性日益明顯,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壓力及其可能引發的負面效應亦漸趨緩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水到渠成,人民幣國際定價的主導權將由管控進一步讓位于市場。
易綱表示,人民幣匯率過去一段時間內已表現為持續雙向波動的走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擴大,表示投資人在決定人民幣匯率上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過去兩個季度,中國和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匯率一直有雙向押注。而此前很長一段時間,人民幣總是單向押注升值。”
匯豐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人民幣波動幅度擴大意味著人民幣從此告別持續單邊升值的趨勢,而從此進入一個雙邊波動的一個新的時期。從05年以來,平均每年升值5%-6%,這種升值勢頭已正式終結,未來匯率升幅減少,但雙向波動幅度會大幅增加。
屈宏斌認為,中國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從07年8%的高位回落至2%以下,中國的貿易失衡基本得以糾正,人民幣從各種指標來觀察,已經非常接近市場均衡匯率水平,不需要再升值。因此市場出現了雙邊波動的預期,特別是在香港不可交割遠期匯率市場,過去一直是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最近從年初以來,有時候出現貶值的預期。
央行2010年6月19日宣布重啟匯改,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并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2012年4月16日起,央行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區間由5‰至1%,隨后又表示將對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的管理下限下調至零以下,即允許機構賣空美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