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美國不再對中國鋼輪轂征收“雙反稅”

2012-04-19 01:16:58

 每經編輯|劉衛琰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劉衛琰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4月18日),美國對我國汽車零部件產品發起的首起“雙反”調查案——鋼輪轂“雙反調查”終于有了結果,中方獲得了罕見的勝利。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對原產于中國的鋼制輪轂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產業損害終裁,6位委員投票一致認為,涉案產品的傾銷行為和補貼行為未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損害威脅。”

去年2011年3月30日,美國相關產業提出申請,要求對中國輸美鋼制輪轂產品進行“雙反”調查,調查產品包括直徑為18到24.5英尺鋼制輪轂和輪緣。2011年9月6日,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針對所有進入美國的涉案產品按各出口商的相應稅率繳納反補貼稅押金。2012年3月19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鋼輪轂 “雙反”案件作出裁定,決定收取高額懲罰性關稅。

然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的公告讓我國鋼輪轂業幸免于難。“只要兩個部門中有一個給予否定判決,懲罰性關稅就不能成立。”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戰略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說,根據美國貿易委員會的最新結果,我國鋼輪轂將不會被美國繼續征收“雙反稅”。

這一結果使參加應訴的企業長舒了一口氣,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總裁陳康仁就曾表示,“長期以來我們出口產品的價格就非常低,再加上人民幣匯率上升,出口環境惡劣,利潤已經接近冰點,如果再采取制裁措施,開展對美貿易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陳康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美國改變決定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政府給予了一定的壓力,同時美國也是出于對本國零部件企業對華出口的考慮。”他介紹,從我國目前汽車零部件出口結構來看,輪轂只占據很小的比例,出口數量最大的卻是輪胎和緊固件,產品價值和技術含量都不是很高。然而,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則是高附加值的電子產品,“因此,美國該做法也是為本國零部件對華出口創造有利的條件”。

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高級工程師榮惠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中美貿易對雙方都至關重要。并且中國已經首先亮明態度對美國入華產品給予稅率優惠,美國此次取消對中國出口該國鋼輪轂的懲罰性關稅措施,是兩國貿易互惠的重要表現之一。”

不過何偉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這只是一個個案,并不能說明美國對華貿易保護退潮,二三季度隨著美國大選臨近等政治和經濟因素疊加,估計美國貿易救濟手段仍會十分頻繁。

何偉文介紹說,美國總統奧巴馬上月簽署H.R.4105法案,授權美政府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征收反補貼稅。這為針對中國產品進行“雙反”掃清了法律障礙。

“美國針對中國商品進行數量保護主義的趨勢十分明顯,也就是說無論中國產品是否真有補貼和傾銷行為,只要是輸美產品數量較多,他們就傾向于發動貿易救濟來制裁中國。”何偉文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劉衛琰每經記者胡健發自北京 昨日(4月18日),美國對我國汽車零部件產品發起的首起“雙反”調查案——鋼輪轂“雙反調查”終于有了結果,中方獲得了罕見的勝利。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對原產于中國的鋼制輪轂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產業損害終裁,6位委員投票一致認為,涉案產品的傾銷行為和補貼行為未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損害威脅。” 去年2011年3月30日,美國相關產業提出申請,要求對中國輸美鋼制輪轂產品進行“雙反”調查,調查產品包括直徑為18到24.5英尺鋼制輪轂和輪緣。2011年9月6日,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針對所有進入美國的涉案產品按各出口商的相應稅率繳納反補貼稅押金。2012年3月19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鋼輪轂“雙反”案件作出裁定,決定收取高額懲罰性關稅。 然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的公告讓我國鋼輪轂業幸免于難。“只要兩個部門中有一個給予否定判決,懲罰性關稅就不能成立。”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戰略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說,根據美國貿易委員會的最新結果,我國鋼輪轂將不會被美國繼續征收“雙反稅”。 這一結果使參加應訴的企業長舒了一口氣,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總裁陳康仁就曾表示,“長期以來我們出口產品的價格就非常低,再加上人民幣匯率上升,出口環境惡劣,利潤已經接近冰點,如果再采取制裁措施,開展對美貿易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陳康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美國改變決定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政府給予了一定的壓力,同時美國也是出于對本國零部件企業對華出口的考慮。”他介紹,從我國目前汽車零部件出口結構來看,輪轂只占據很小的比例,出口數量最大的卻是輪胎和緊固件,產品價值和技術含量都不是很高。然而,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則是高附加值的電子產品,“因此,美國該做法也是為本國零部件對華出口創造有利的條件”。 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高級工程師榮惠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中美貿易對雙方都至關重要。并且中國已經首先亮明態度對美國入華產品給予稅率優惠,美國此次取消對中國出口該國鋼輪轂的懲罰性關稅措施,是兩國貿易互惠的重要表現之一。” 不過何偉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這只是一個個案,并不能說明美國對華貿易保護退潮,二三季度隨著美國大選臨近等政治和經濟因素疊加,估計美國貿易救濟手段仍會十分頻繁。 何偉文介紹說,美國總統奧巴馬上月簽署H.R.4105法案,授權美政府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征收反補貼稅。這為針對中國產品進行“雙反”掃清了法律障礙。 “美國針對中國商品進行數量保護主義的趨勢十分明顯,也就是說無論中國產品是否真有補貼和傾銷行為,只要是輸美產品數量較多,他們就傾向于發動貿易救濟來制裁中國。”何偉文說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