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3-19 14:12:35
年報正進入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2011年的經營情況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其中,營業總收入代表了公司主要從事的業務所產生的收益,是反映公司主業經營能力的重要指標。《證券日報》價值選股版今日對已公布年報的561家公司進行梳理統計,精選10只營業總收入較去年同比增長過超過80%,且凈利潤也實現增長的高成長白馬股進行詳解,以饗讀者。
8.雛鷹農牧營業及凈利潤雙增長 8家機構給予買入評級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在年報披露中,雛鷹農牧去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九成,并且受到券商機構的密切關注和積極看好。統計顯示,有8家機構對公司股票做出“買入”評級,最新評級增持家數有13家。
凈利潤增長2.48倍
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0.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8.58%,基本每股收益1.61元。同時,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4.5元(含稅),并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
與此同時,在年報中稱,2012年第一季度由于養殖規模擴大,公司生豬產品產銷量將持續增加,預期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將大幅度增長,預計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0%-180%。上年同期公司凈利潤為4245.37萬元。
公司屬于專業化生豬養殖龍頭,是一家大型養殖企業,已建立包括飼料生產、種豬繁育、生豬養殖、種蛋生產、雞苗孵化,技術研發,疫病防治等在內的一體化經營模式,產業鏈完整。公司主要生產生豬和家禽兩類產品。其中生豬業務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公司擁有完整的生豬繁育體系,通過外購純種豬和自繁種豬相結合,實現生豬的自主繁育和生產。
2011年畜牧養殖業務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長14.25%至39.92%,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也使得公司利潤總額增長幅度遠高于收入增長幅度。盡管2012年豬價進入周期性回落通道,業界均預計生豬銷售價格將會下跌10%左右,養殖平均利潤也會下滑,不過,對規模養殖企業而言,即使在平均盈利下降的前提下,養殖規模的擴大會使出欄量獲得增長,盈利水平依然會得到大幅提升。
政策大力支持行業發展
工信部 2月29日發布了《肉類工業“十二五 ”發展規劃》以及與農業部聯合制定的《糧食加工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糧食加工業總產值達到3.9萬億元,2020年達到6.9萬億元(按2010年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2%,效益不斷提高。形成一批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集團,建成一批糧食加工產業園區,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毫無疑問,很多上市公司將因此獲益,雛鷹農牧也是受益的上市公司之一。
光大證券認為,由于節后天氣回暖,需求趨淡,短期生豬價格持續下跌,但1季度仔豬有效補欄不足:一是仔豬價格高企及生豬價格持續走低,打擊補欄積極性;二是因腹瀉導致仔豬死亡較多影響當期補欄進而決定二季度末生豬供應繼續偏緊。2012年,考慮到疫病沖擊及有效補欄不足,仍看好畜禽板塊景氣周期,繼續對板塊整體性推薦。
航天證券表示,從規劃的內容可以看出,受益最大的是冷鮮肉類公司,如新五豐等。畜禽養殖行業景氣度變化較為頻繁,業績波動較大。加上疫病等突發事件的影響,其估值水平在整個農業板塊處在最低水平,板塊市盈率為27倍,但從未來成長性來看,估值略有偏低。
機構增持24.14%
雛鷹農牧去年四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銀華核心、銀華富裕合計持有905.05萬股,較上期的729.06萬股增持24.14%,易方達價值持有330萬股,銀華和諧新進持有328.83萬股,華泰證券退出前十大流通股東;股東人數增加10.21%,籌碼較集中。目前,該股上周漲幅為10.28%,最新收盤為33.69%,最新市盈率為20.99倍。
事實上,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臺信息顯示,3月12日,雛鷹農牧以27.5元/股的價格分別成交70萬股和17萬股,成交金額分別為1925萬元和467.5萬元。3月以來,雛鷹農牧已在大宗交易平臺成交了411.1萬股,成交金額合計達到11221.05萬元。而1月份至今,雛鷹農牧已在大宗交易平臺成交了1257.85萬股,占公司流通股本的11%,成交金額合計達到31049.74萬元。
機構預期目標價為30元
中原證券認為,考慮產品價格及銷售毛利率下滑,預計凈利潤增幅僅為4.53%,達到4.48億元,對應每股收益1.68元。以前日收盤價30.17元計算,2012年估值為18倍,維持“增持”投資評級。
中信證券表示,2012年豬價將進入回落通道,但母豬存欄增長較慢及疫病影響,預計均價跌幅將控制在8%左右。維持2012、2013年攤薄后每股收益1.70元、1.76元的預測。剔除豬價波動因素,看好未來5年內公司產能的快速擴張,維持“買入”評級。
中信建投給予公司“增持”評級。隨著募投項目完全投產,家禽養殖項目穩定,公司業績將繼續增長,預計2012年-2014年每股收益為1.8元、2.2元、3.88元。
9.奧維通信9交易日連續上漲106.79%
截至3月16日,奧維通信的股價已連續9個交易日上漲,漲幅達106.79%,股價已突破半年線,最新收盤為23.14元。上周累計成交額為12.28億元。
近日該股股價飆升,有分紅的影響,2011年報公布顯示公司分配預案為10轉10派1.5元。與此同時,公司2011年年報披露,報告期內,由于網絡優化覆蓋設備產品市場需求增加,公司通過整合優化產品市場區域,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提高產品質量保障能力,網絡優化覆蓋設備產品收入得到穩定增加,實現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同時隨著公司交付能力、技術支撐能力及綜合服務能力的提高,系統集成及技術服務實現收入同比較快增長。
年報顯示,2011年每股收益0.36元,每股凈資產3.74元,凈資產收益率13.55%,主營收入同比增加91.16%,凈利潤同比增長102.54%。
公司主要從事微波射頻產品及無線通信網絡優化覆蓋系統開發、生產、銷售并提供相應服務,是移動通信運營商無線網絡覆蓋設備專業供應商和系統集成服務商,主要生產無線同頻/移頻直放站、光纖傳輸直放站、基站放大器、干線放大器、無源微波器件、天線、專業軟件及網管監控等產品,專業提供室內信號分布系統、室外直放站系統、小區深度覆蓋系統、基站延伸放大系統、智能載波調度系統和智能網管監控系統等全面解決方案。
自2011年起公司連續三年繼續享受國家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所得稅按15%稅率征收。公司近日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復審,有效期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根據相關規定,公司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復審后,公司將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近期,公司以12.85元/股定增1790萬股,募資投資于“系統集成與技術服務擴建項目”、“廣播電視數字移動多媒體直放站發射設備產業化項目”及“技術研發中心擴建項目”,三個項目投資總額為2.36億元。系統集成與技術服務擴建項目將分別在沈陽建設面向移動通信系統的系統集成與服務總部,項目達產后預計可每年完成3450個系統集成與技術服務項目,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38億元。廣播電視數字移動多媒體直放站發射設備產業化項目部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9401.71萬元。截止2011年年末,上述三項目累計投入金額合計為9211.26萬元;2011年合計實現效益3392.70萬元。
從年報透露的股東持倉看,前十大流通股東中,華泰柏瑞旗下2基金合計持有148萬股。前十大合計持有流通盤的52.73%(上期為52.15%)。股東人數較上期略減。
方正證券維持公司“買入”的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2-2014年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2010萬元、18083萬元和24274萬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67,1.01和1.36元。
西南證券給予公司“增持”評級。預計公司2012、2013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65元、0.96元。
10.剛泰控股最新市盈率19.87倍
目前,從10只所選出來的股票估值來看,剛泰控股的市盈率最低,為19.87倍。
主營轉型綜合類
2011年年報披露,公司已于2011年8月23日將公司類型由房地產類變更為綜合類。在清理完剩余尾盤后,公司還將注銷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在經營范圍中除去房地產開發業務,徹底退出房地產行業(控股子公司浙江華盛達,除格蘭維亞項目剩余尾盤和一個政府回購項目外,已無土地儲備)。此外,公司將以貿易和股權投資作為經營重點。2012年,公司力爭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并把費用控制在0.2億元以內。
2011年度,公司主營業務分產品情況:房地產營業收入43803萬元,營業利潤率32.38%;鋼材貿易營業收入11.42億元,營業利潤率0.3446%。
凈利潤同比增長42倍
剛泰控股2011年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11.49倍;實現利潤總額1.3億元,同比增長20.7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35.4億元,同比增長42.6倍,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71元,每股凈資產2.39元,每股公積金0.0518元,每股未分配利潤1.0103元,每股經營現金流0.72元。公司擬按每10股派發現金0.1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26.9萬元。公司表示,公司2011年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是子公司浙江華盛達房地產開發公司本期銷售收入增加及轉讓杭州華盛達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公司投資收益增加所致。2012年公司將繼續穩步發展現有主營業務,力爭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并把費用控制在0.2億元以內。
公司3月12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2011年5月3日起停牌。目前就該重大事項與有關部門正在進行論證溝通過程中,尚無明確結果且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股票于2012年3月12日起繼續停牌5個工作日,并于2012年3月19日公告相關進展情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