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2-03-19 09:28:26
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不僅在二級市場上“風生水起”,在實業投資領域也“有聲有色”。繼去年分別斥資百億元入股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人保集團之后,社保基金今年又出資50億元,成為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的戰略投資者。
無論是在直接股權投資領域的大筆“加碼”,還是在PE基金投資領域的提速,社保基金在實業領域的投資力度正在加大。在去年股市的大幅下跌中,社保基金依然保持正收益,正是得益于在實業領域的投資。業內人士表示,社保基金綜合運用多種投資工具有利于實現保值增值并提高投資收益水平,這一點可資養老金未來入市參考。
直投收益豐厚
在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籌劃上市之際,社保基金近日斥資50億元入股,獲得信達引資后總股本的8%,成為第二大股東。這是社保基金2012年度首次在直接投資領域開展投資。
此次投資延續了社保基金對金融類股權的一貫偏好。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社保基金的直接投資項目包括:投資交通銀行(601328)100億元,投資中國銀行(601988)100億元,投資工商銀行(601398)100億元,投資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100億元,投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5.1億元,投資大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26億元,投資中節能風電股份有限公司4.8億元,投資中航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3.44億元,投資農業銀行(601288)155.2億元。
截至2010年8月底,這9個直接投資項目按新會計準則計算的賬面價值合計1287.59億元,占社保基金總資產的20.29%,累計已實現收益208.74億元。其中四家銀行按新會計準則計算的賬面價值1137.47億元,浮盈776.28億元,投資以來增值1030.11億元,占社保基金累計投資增值的30.8%。
在2011年,社保基金分別出資100億元入股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人保集團。中國人保集團A+H股上市計劃有望今年成行。
PE投資穩健擴張
2012年2月初,社保基金公布2011年的PE投資清單,共投資5家大型PE基金,投資總規模約為70億元。與2008年至2010年每年投資兩家PE基金的審慎態度相比,社保基金2011年大大加快了投資速度。至此,社保基金累計共投資了13只PE基金,總投資規模約195億元。
截至2011年底,社保基金已投資的13只PE基金的總規模約為630億元,由此間接投資了124家企業,其中19家已上市,市值是投資成本的3倍,另有13家企業已提出上市申請。
除初始投資外,社保基金于2011年分別對君聯資本和鼎暉二期人民幣基金增資。據媒體報道,鼎暉于2011年實現了首個社保基金投資PE項目的退出,即恒逸石化(000703)借殼重組世紀光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社保基金在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約為6倍。
2008年,社保基金獲準將總資產的10%用于PE投資。截至2011年底,社保基金管理的總資產規模超過8600億元,這意味著,可投資PE的規模約為860億元,目前距該上限還有較大空間。盡管社保基金在2011年對PE的投資大大擴容,但據相關人士介紹,社保基金并不急于要求相關PE基金加快投資步伐,而是保持相對的穩健,希望從長期獲到較高回報。
在決定向弘毅資本第二期人民幣基金出資30億元前,社保基金曾委派專業人士歷時近半年,對弘毅資本投資的江蘇鳳凰新華書業股份有限公司、漢口銀行、中銀國際證券公司與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盡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上述企業近年業績增長速度是否符合預期、弘毅資本后續投資管理成效及投資企業獲利退出的進展等。社保基金對PE投資的謹慎可見一斑。
受益多元化投資
社保基金日前公布的2011年投資業績顯示,全年實現收益431億元,實現收益率5.58%;交易類資產當期公允價值變動額為-357億元,全年基金投資收益74億元,投資收益率0.85%。
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此前表示,回看社保基金2011年三大類資產投資的效果,六成到七成的收益來自直接投資和PE投資未上市股權。三大類資產投資包括二級市場證券投資、固定收益類投資、直接股權投資和PE投資。
王忠民表示,固定收益投資盡管占社保基金總資產的50%,但沒辦法帶來超額收益。在二級市場大幅下跌的背景下,PE投資使社保基金在證券投資收益為負值的情況下,使整體收益保持了正值。從長遠來看,一級市場相對是一個長期的投資市場,時間跨度和特定資產類別的會計方法使其比二級市場有天然的優勢。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養老金入市可參考社保基金的投資方式,將資產分別配置在股票、債券和實業投資領域,要考慮讓養老金多參與國家給予優先權的實業投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