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2-03-06 08:36:26
社評
Editorial
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為7.5%,這是近八年來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首度低于8%。中國證券報認為,調低經濟預期目標,并不意味經濟存在“硬著陸”的風險,這一目標是綜合考慮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促改革等多方面因素的主動調控目標,新的改革空間和動力將逐步釋放,新的經濟增長點將逐步形成。
7.5%的增長目標,比去年目標下調了0.5個百分點,比去年經濟實際增速慢1.7個百分點。與經濟增長相關的一系列重要指標預期增速也相應下調。201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期增長16%,比2011年名義增速下降8個百分點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期增長14%,進出口總額預期增長10%左右。如果扣除價格因素,投資和消費實際預期增速均低于15%。
應該看到,經濟預期目標下調是主動行為。“十二五”規劃下調經濟增長目標到7%,目前我國經濟增速正逐步向“十二五”目標靠近。從制造業PMI新增信貸等經濟先行指標來看,當前中國經濟并不存在明顯下行風險。相反,下半年GDP增速還有可能反彈。今年我國將繼續努力處理好穩增長控物價和調結構的關系。這三者既相互聯系,又有相互制約的一面。如果經濟增速適當放緩,需求型通脹高能耗經濟增長失衡等壓力將得到一定程度減輕,形成較好搭配的局面。
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實際上有著客觀必然性。目前,傳統增長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力能源環境及國際經濟調整等因素制約。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年均增速接近10%。經濟快車飛奔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資源和環境,影響到一些領域改革的推進。
從近兩年的情況看,我國潛在經濟增長動力已經有弱化跡象,一些領域改革到了關鍵的時點。只有經濟增長主動適度放慢腳步,這些領域的改革才能獲得推進的空間。
中國證券報認為,只有不失時機地促改革轉方式調結構,才能迎來較長時期的景氣繁榮,當前是推進新一輪改革的良機。首先,宏觀經濟環境穩定。今年GDP實際增速可能位于8%-9%的區間,物價漲幅可能在4%左右,從而成為近年來少有的經濟溫和增長物價漲幅回落的年份。
其次,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格局正在迎來新的整合變革,我國經濟發展在繼續取得累累碩果的同時,生態污染、能耗過高等問題也有所顯現。“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良性的改革共識正逐步在社會各界凝聚。
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用了一千多字的篇幅,闡述了今年以及未來一段時期的改革重點,內容包括財稅金融、社會事業、收入分配、政府體制等多個方面,涉及數十項改革措施。這顯示出去年經濟主動減速,為今年及未來一段時間釋放出了改革空間。
具體到今年,一系列重要領域改革有望有力推進。
財稅體制方面,多項重要稅種將繼續改革完善。金融方面,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資本市場體制等一系列重要的領域改革也有望取得新進展。價格和收入分配制度同樣是今年值得關注的重要改革領域。相關部門將推進成品油、電、水、天然氣等重要資源價格改革。相關部門還將抓緊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盡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
改革必將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展望未來,實體經濟在未來較長時期內將持續受惠于很多改革紅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