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2-28 08:41:29
從2011年10月29日,郭樹清正式履新證監會主席,至昨日整整122天。“資本市場就是要公開透明”;“不存在救市這個概念,市場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小偷從菜場偷一棵白菜,都會遭到大家譴責,但若有人從成千上萬股民的口袋中掏錢,卻往往不會被人發覺。這就是內幕交易的實質”;“中國證監會對內幕交易和證券期貨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這些出自這位學者型主席的觀點,儼然已經成為了當下資本市場的經典語錄。近4個月來,郭主席領導下的證監會密集推出了上市公司治理、投資者利益保護、退出機制探討、長線資金入市、新股發行改革等內容的多項新政,今日本報特推出專題加以梳理。
改革!改革!改革!
自上任伊始,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這位股市的學者型舵手就連發多項“新政”,并多次提及要做好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新。而事實上,一系列的改革也正大刀闊斧地進行著。
“IPO不審行不行”:
試探新股發行制度改革
“IPO不審行不行?”在一次內部場合中,郭樹清拋出了這樣的問題給證監會發行部官員和發審委委員。
對此,一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委員認為這只是郭樹清在試探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水深水淺。
同時,這也被業界認為是郭樹清推崇市場化在資本市場監管過程中的體現。
事實上,關于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改革,除了新股發行,在其它方面郭樹清亦有多次提及。
去年12月份在深圳舉行的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他首次就資本市場公開發表演講時,就強調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公開化和國際化四個導向。
在是次會議上,他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整個經濟體制的轉軌密切相連,實際上就是后者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20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在探索中前進,在改革中創新,走出了一條符合市場規律和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一是堅持市場化導向,積極培育和完善證券期貨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主體自身的積極性和相互間的制衡約束作用,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市場運行規則體系;二是堅持法治化導向,切實維護“三公”原則,一個包括法律 、法規、部門規章在內的市場法制體系基本形成;三是堅持公開化導向,著力增強市場透明度,主動公開證券期貨立法、稽查執法、常規監管、行政許可等信息,建設資本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持續強化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信息披露責任和義務;四是堅持國際化導向,穩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市場化改革,郭樹清上任伊始就對其不斷強化。特別是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方面。
2011年11月18日,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將多管齊下逐步改變以創業板為代表的高市盈率發行局面,促進新股定價以市場為導向;另一方面,證監會還將提高借殼門檻、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從根本上促進創業板的健康發展。加上此前證監會出臺新的上市公司分紅政策細則,可謂“三板斧”。
此后,在2012年1月初舉行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郭樹清提出,要繼續深化發行體制改革,以充分、完整、準確的信息披露為中心,強化資本約束、市場約束和誠信約束。完善新股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股票承銷辦法,使新股定價與發行人基本面密切關聯。完善預先披露和發行審核信息公開制度,落實和強化保薦機構、律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責任。
新一輪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雖然監管層并未明確提出,但是從目前的一些動作來看,也正有序鋪開。
1月7日,證監會主席助理朱從玖在“第十六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提出,“新股熱”是非理性現象,并提出五大舉措來抑制這一現象。
2月1日起,公司預披露提前制度正式實施。同時,從2月1日起,對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報企業情況予以公示。而在當天的新聞通氣會上,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下一步,將總結預披露提前的經驗,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做到公司材料一提交,就進行公開披露,使得證監會從幫助中介機構改材料的繁重工作中脫身出來,更多地專注于風險的把控。
2月3日,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稱,針對新股詢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證監會正研究加強詢價過程監管,敦促機構理性報價。他還透露,證監會正計劃委托第三方研究機構測算全部上市公司行業市盈率水平,并公布結果供市場人士在投資新股時進行參考,以避免承銷商片面選擇有利于發行人的數據公布,這一結果將根據市場變化動態調整。同時,對于定價明顯偏離行業水平的新股,證監會正研究措施應對,如要求發行人及承銷商說明定價依據等,以促進詢價更加透明、理性。
一系列的舉措,無不透露出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正在一步步進行。
而在加強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同時,退市制度也將從創業板先行。從目前監管層的消息來看,創業板退市制度或將很快就會推出:深圳證券交易所2月14日在投資者教育中心發布新聞稿指出,目前創業板退市制度已似開弓之箭,提醒那些熱衷于“炒作”二字的投資者,在面對退市風險這種終極市場風險時,要以良好的心態迎接理性投資時代的到來。
深交所的表態,這是一個信號,因為根據監管層目前的思路,退市制度的改革將以創業板為試點帶動主板、中小板的退市機制的完善。
引導長線資金入市:
力促股市價值投資
在短短的100多天的時間里,郭樹清連續多次、高頻率地提及包括養老金在內的長線資金入市,力促股市價值投資。
就任中國證監會主席一職后,他最早提及長線資金入市這一話題,應該是在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時間為2011年12月1日。
會上,他做了題為《深化證券期貨市場改革促進實體經濟科學發展》演講。在談到培育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風險時,郭樹清提出,在強化對廣大中小投資者服務的同時,要鼓勵和引導證券投資基金、養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協調發展,積極引導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陽光化、規范化運作,共同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此后的2011年12月14日,郭樹清在證監會黨委中心組學習會議上再次指出,要支持證券投資基金、養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協調發展,積極引導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陽光化、規范化運作。增強專業機構對宏觀經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發揮好專業機構在市場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緊接著第二天,在《財經》年會上,郭樹清提出,2012年將迎來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和財政盈余資金等長期資本入市的機遇。提出要研究加大鼓勵各類長期資金投資股票市場的政策措施,養老金入市當時在市場上引起極大地討論。
會上,他還以為社保為例,為長期資金計算投資收益賬。
他表示,目前地方政府掌握的社保資金結余達到2萬億元,將來可以委托給一個機構管理投資于資本市場。此外全國住房公積金的結余也達到2.1萬億元,加上財政盈余,都可以成立一個特殊的基金來運作。
他同時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2000到2010年社保基金,年均投入收益率達到9.17%,這是非常具有說服力。如果其他資金也能夠學社保基金的例子,對國家,對所有這些機構,對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好處。
進入2012年,郭樹清又多次就鼓勵長線資金入市發出呼聲。
1月9日,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上,郭樹清表示要“鼓勵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增加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比重,積極推動全國養老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金入市”。
2月2日,有媒體刊發郭樹清的署名文章,文章此次提及的推動資金入市的措施包括:推動基金公司向現代資產管理機構轉型,鼓勵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增加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比重,積極推動全國養老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金入市。
2月15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成立大會,郭樹清做題為《服務為先自律規范持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致辭。在本次講話中,他表示,社保基金投資于資本市場是為“救市”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實際上兩者之間是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離開股票和債券市場,養老基金、住房公積金的保值增值很難實現,這是世界范圍內的共同經驗。
業界認為,結合之前的強制分紅政策,不難看出郭樹清主席上臺后清晰的管理思路,即A股將由“投機市”變為“投資市”,而長線資金入市是很關鍵的一環。
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底,全國社會保險基金資產總額已經超過2.4萬億元,其中2萬多億元是養老金。因此,如此巨額資金的入市勢必能讓A股煥然一新。
“偷白菜論”:
打擊違法行為“不手軟”
郭樹清出任證監會主席以來,就接連表達了對打擊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并且打擊力度也是不斷加大。對此,郭樹清鄭重聲明:中國證監會對內幕交易和證券期貨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
這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當屬他在深圳舉行的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拋出的“偷白菜論”。
“小偷從菜市場偷一棵白菜,人們都會義憤填膺,但是若有人把手伸進成千上萬股民的錢包,卻常常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這就是內幕交易的實質,也是防范和打擊這種犯罪活動的困難之所在。”郭樹清說。
此后,他更多次表達了對打擊內幕交易等違規違法行為的“零容忍”。
2011年12月19日,在上海公司治理論壇上,郭樹清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對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堅決予以查處,并積極推動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司法保護制度建設。
同時,他提出了六個促進公司治理的措施,以促進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公開,如加強對控股股東、董事、監事、高管的監管和問責,完善退市制度,提高審核效率與透明度,推動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司法保護制度建設等。而這些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范內幕交易的發生。
2012年1月9日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郭樹清對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資本市場改革和監管工作從五個方面做出了具體部署,其中就提到要“加大對內幕交易、市場操縱、欺詐上市、虛假披露等行為的打擊力度。”
1月10日舉行的2009-2010年度稽查立功表彰大會,郭樹清再次強調證監會的稽查執法工作將繼續以打擊內幕交易為工作重點,表示要繼續把打擊內幕交易作為工作重點。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保持高度警惕,堅決依法打擊。本質上,資本市場的內幕交易、老鼠倉行為就是盜竊行為,對于這些市場盜賊,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
而隨著郭樹清擲地有聲地表達了對打擊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的決心后,一系列案件也公諸于眾。
涉嫌以“搶帽子”手法操縱市場,累計交易金額571.76億元,違規交易股票數量之多,創A股市場紀錄的廣東中恒信案;首起保薦代表人設下內幕交易的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葉志剛,這是首起證券公司行業分析師利用職務便利從事“搶帽子”操縱案件。
此外,還包括解聘涉嫌違規持股的第三屆并購重組委委員吳建敏,而這是證監會歷史上對包括主板、創業板和并購重組委委員開出的首例重罰,足見打擊力度之大。
一系列的案件的查處、曝光,勢必對那些抱有僥幸心理的違法違規人員起到威懾作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