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2-02-14 09:06:01
每經編輯|王迎春
作為深圳唯冠的代理律師,謝湘輝的手機昨日幾乎被打爆,其中包括國內多地市區一級工商部門的來電。
“他們一直問我關于iPad商標案的事情,表示將介入調查。”謝湘輝說,這種事情最近幾乎天天碰到。不久前,河北石家莊新華區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人員也向謝湘輝詢問了相關情況。
據媒體報道,2月8日,新華區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收到深圳唯冠代理律師的函件,稱iPad商標侵權。根據深圳唯冠提供的商標持有權證書與證明等材料后,該工商局向國家工商總局核實了相關信息,次日對轄區內蘋果專營店及蘋果產品銷售門店開展了侵權產品查處行動,截至12日17時,已查扣蘋果iPad共45臺,全部為iPad2系列。
“參與蘋果侵權調查的工商部門來自全國多地,”深圳唯冠的另一代理律師馬東曉指出,江蘇徐州已責令iPad相關產品下架,山東、河北、湖南、廣東等地工商部門也介入調查。
隨著iPad商標案二審開庭臨近,蘋果的舉證期限正一天天縮短。“如果蘋果不能補充新的有力證據,二審的勝率幾乎為零”。劉春泉指出。
“二審即使翻盤,也不對已作出的工商處罰有影響。”劉春泉補充說,由于工商部門對iPad產品查處時,該產品并無商標使用權,因此工商部門的處罰依然有效。
據悉,工商部門一旦查實蘋果侵權,可根據產品在其管轄區內銷售額的3倍處以罰款。此前,僅北京市西城區工商局根據初步調查結果對轄區內銷售的iPad產品開出的罰單就高達2.4億元人民幣。由于蘋果產品在國內各地銷售,各地工商部門都有權調查,因此未來蘋果還可能接到更多的罰單。在接到處罰決定書后,若15天內未申請復議,該處罰決定書就正式生效,強制執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