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2-10 17:27:42
英國《太陽報》指倫敦奧運吉祥物生產廠家江蘇彩虹公司為“血汗工廠”,工人工作時間長且報酬低。彩虹公司稱不屬實,將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每經記者 蔣佩芳 發自上海
2011年1月19日,有外媒報道稱,倫敦奧運會官方吉祥物是在江蘇省鹽城市的一家名為彩虹公司的血汗工廠里制造的,此公司工作環境惡劣、工人工作時間長且報酬低等。
彩虹工藝品有限公司辦公室王主任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太陽報》的報道內容并不符合事實,其通過何種途徑進行采訪,依據又從何而來,所有的一切均令人懷疑,公司對此將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趙占領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查證屬實英國《太陽報》為虛假報道,那該報將涉嫌構成名譽侵權。由于是涉外維權,此番維權難度較大。
報道中所提三位工人子虛烏有
彩虹工藝品有限公司辦公室王主任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公司是在2011年1月21日通過英國的一位客戶轉發郵件才知曉了該報道,當時所有人第一反應就是該報道根本不符合事實,其通過何種途徑進行報道,采訪的依據從何而來,所有的一切均令人懷疑。
王主任稱,即便英國的客戶在此前沒有轉載《太陽報》的報道,公司還是會從其他的轉載上會輾轉知道此事,無非就是在知曉的時間上有些滯后。
據王主任所述,彩虹工藝品有限公司完全是按照倫敦奧委會的要求、《勞動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生產。所謂“血汗工廠”、“奴隸的工廠”的說法是件非常可笑的事情。盡管該報道中提到有工人所反映相關的問題,通過公司的自查,發現該報道中所提到的三位工人是子虛烏有,公司在近三年里壓根就沒有報道中所提到的三位工人。
2012年2月7日,彩虹工藝品有限公司還針對此事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司董事長顧峰特地在發布會上表示,《太陽報》稱“彩虹公司濫用勞工”與事實不符。據稱,該公司嚴格按照中國《勞動法》相關規定,實行8小時工作制,公司還提供中午免費工作餐。每周安排職工休息1天。在訂單多時,加班時間一般每天不超過2小時。
顧峰介紹說,目前,彩虹公司實行計件工資制度。以縫紉工為例,一般技能的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正常可以做2.5打20厘米“溫洛克”,每打按26.6元計算,每天計件工資收入為66.5元。按月制度工作時間20.83天計算,每月基本工資收入為1385元,不包括上浮獎金和加班費。據統計,正常出勤的職工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少數技術熟練的職工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王主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工人們憂慮英媒的此番報道可能會直接影響倫敦奧委會的訂單,這幾個月其實也是下訂單最多的時間,而接下去若沒有后續訂單,等于砸了工人們的飯碗。
對于公司有否給英國《太陽報》去過信函或是致電英國《太陽報》澄清該報道。王主任聲稱,公司已經直接對外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表明自己的立場,也保留了對《太陽報》起訴的權利,目前也已經準備完畢之后將用于起訴的全部資料。
而至于何時會有進一步動作,王主任稱要看事態的發展而定。
公司擁有良好聲譽
“不管之后的事件將會如何發展,作為一個接到倫敦奧運會的工廠還是要盡心盡力做好相關訂單,保質保量向倫敦奧運會提供高品質的產品。”王主任坦言,公司的發展一直非常健康,而此前公司也曾是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特許生產商。如果公司沒有一定的關愛職工的條件,沒有生產產品的良好環境、設備以及企業的自身素質,是不可能做接到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產品訂單和倫敦奧運會的產品訂單。
據了解,彩虹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月,是中外合資企業,下設玩具分公司和家紡分公司,主要從事家用紡織品、玩具工藝品、工藝鞋帽、各種靠墊的生產和經營,產品90%以上外銷。
王主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公司作為外貿出口企業,一直做的都是國際知名品牌產品的生產,包括迪斯尼、家樂福的產品等等,可以說公司是江蘇鹽城大豐市的和諧勞動企業之一,而董事長顧峰更是一名勞動模范,常常會到車間和工人一起勞動,沒有任何架子。在職工心里顧峰擁有很好的形象。
涉外維權難度系數大
趙占領表示,如查證屬實英國《太陽報》為虛假報道,那該報將涉嫌構成名譽侵權。由于《太陽報》在英國,如果彩虹工藝品公司要追究其責任難度非常大,主要是因為涉外,而且對方在國內沒有公司、住所。特比是起訴之后需要把起訴狀送達對方,非常麻煩,一般要通過外交途徑送達,整個過程時間非常長,一兩年都很正常,而且勝訴之后也非常難以執行,還需要國際司法協助。
趙占領稱,一般就兩種方式:要么在國內起訴,要么在國外起訴。在國內起訴比較方便,成本比較低,也對國內法律更熟悉,這方面更有優勢,但是因為適用涉外民事訴訟程序,中間環節非常多,尤其是送達法律文書比較耗費時間,最后勝訴的話執行起來也有很多困難,因為對方在國內沒有財產。在對方當事人所在國起訴,直接適用當地法律,程序會簡便很多,當地法院的判決也便于執行,缺點就是成本高一些。 “覺得選擇哪種方式,要看侵權結果所在地是哪,如果是在國內,原告也不在乎實際索賠多少,更多是為了恢復聲譽的話,那就在國內起訴比較合適。”趙占領進一步,如果該企業考慮的是在英國的影響,那盡量要在英國起訴了,這樣能最大限度挽回聲譽,可以找在英國的華人律師,索賠金額不用很多,主要是為了讓對方賠禮道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