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9 01:13:1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上海今年6月份將正式向公眾公布PM2.5監測數據,并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對顆粒物的控制。”2月8日,上海市環保局副局長孫建在“上海商務情況通報會”上回答歐盟商會代表有關上海PM2.5情況的提問時做上述表示。
孫建表示,在保護環境方面,上海正在加快有關PM2.5監測的各項準備工作,根據環保部安排,上海被列入第一批公布和監測PM2.5的城市,預計今年6月份正式公布。
“上海已向國家環保部提出,要成為第一批公布和監測的城市之一,上海的條件已經具備。”此前,上海市長韓正作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時就曾指出,“PM2.5是灰霾天氣的元兇。十年前,上海建立了第一座研究性的PM2.5監測站,2005年啟動了多點、連續性的試點監測。目前全市已經有覆蓋均衡的24小時連續監測點24個,最終要形成完整的監測點30多個。”
韓正表示,按照國家即將頒布的新標準,上海公布PM2.5數據后,天氣的優良率將下降10%,甚至15%,也就是說空氣質量優良率可能不到80%了。但這是真實反映科學結果,和群眾的直接感受非常接近。據悉,今年已進入上海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五輪,上海方面也已經列出專門針對治理PM2.5的50多個項目,上海方面也著手于如何盡快把這些項目落地,盡早進行有效治理。
為了控制PM2.5,孫建指出上海加強了對顆粒物的控制,主要采取了加強對用汽車環境管理,加快“黃標車”淘汰(黃標車為高污染排放車輛的簡稱,是連國Ⅰ排放標準都未達到的汽油車,或排放達不到國Ⅲ的柴油車,因其貼的是黃色環保標志,因此稱為黃標車。)另外,在適當的時候,對出售的新車提高一定的環保門檻,以及加強對重點排污企業加強管理,減少其污染排放和加快清潔能源的提煉,最后對建筑工地、揚塵單位、郊區秸稈焚燒等共同采取綜合措施來保障對PM2.5的控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