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9 01:36:0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1月18日,央行發布數據稱2011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2.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11萬億元,也低于此前央行曾公布的預期值14萬億。對此,一位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方面反映了2011年監管層出于風險考慮對銀行表外業務整頓見效,另一方面反映出央行還是對信貸 “收得太緊了。”
調控效果明顯
央行此前公布2011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9.80萬億元人民幣,若以此計算,第四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加了3.03萬億。今年以來,前三季度的社會融資規模依次遞減,一季度高達4.19萬億元,二季度為3.57萬億元,三季度下降至2.1萬億元。
四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出現的反彈增長或與10月以來新增信貸的放松有關,從人民幣貸款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占比來看,則呈現逐季上升的態勢。2011年四季度末達到了58.3%,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規模的58.0%,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規模的53.7%。
“這說明央行在逐漸加強調控的控制力。”國開證券宏觀分析師杜征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非信貸數量多會使得貨幣政策效率變低。
盡管央行推出社會融資規模這一指標的目的在于反映金融脫媒趨勢下社會整體資金獲得情況,但顯然金融機構的信貸渠道仍占據著主要地位。
“人民幣貸款占比58.3%這個絕對水平高,信貸對實體經濟刺激的時間短、見效快。”光大銀行資金部宏觀分析師盛宏清表示。
不過人民幣貸款占比增加,與監管部門將銀行表外資產轉表內也有關。2011年信托貸款占比1.6%,同比低1.2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占比8.0%,同比低8.7個百分點。
今年規模或微增
央行公布數據顯示,在2011年的社會融資規模構成情況中,人民幣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等多項指標,均“同比少增”。其中減少最明顯的是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僅增加1.03萬億元,同比少增1.31萬億元;該項占比為8.0%,同比低8.7個百分點。
銀行承兌匯票減少的原因一方面來自監管的整頓,鑒于2011年上半年信貸收緊,銀行做多票據沖動顯現,6月末,銀監會緊急下發《關于切實加強票據業務監管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自查票據業務,違規機構票據業務被叫停。另一方面,屢次的上調存準率使得資金利率上行,降低了票據業務的吸引力。
“票據貼現今年會大幅增加,它周轉審批較快,隨著上半年下調存準率,資金利率水平平抑,需求會擴大。”盛宏清認為,2012年社會融資中債券和股票融資規模也會有所擴大,雖然今年央票發行規模會大幅縮減,但國債、金融債發行量會提高,因為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財政資金支持實體經濟。他預計,2012年社會融資規模或略多,在13萬億左右。而新增信貸規模在8萬億以內。信貸閘門不會大打開。
交通銀行報告認為,2012年新增貸款規模擴大,加上鼓勵發展股票和債券融資,預計社會融資總規模會擴大至13萬億~14萬億元,同時,繼續受加強規范監管的影響,2012年信托貸款、委托貸款、承兌匯票等融資難有明顯擴大,銀行貸款占整個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將繼續小幅上升。同時,在鼓勵發展直接融資的影響下,企業債券和股票融資占比也有望小幅上升。農業銀行對2012年社會融資總量的估算則在16萬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