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業務全面啞火 券商集體“摔跤”

中國證券報 2012-01-13 08:23:16

全部18家上市券商12日晚間披露了2011年12月月報,成交低迷之下券商業績集體摔跤,僅有7家凈利潤為正,其余11家券商均在12月份遭遇虧損。至此,上市券商2011年業績基本撥開迷霧。

從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到自營、資管,屋漏偏逢連陰雨,券商各主要業務線集體“啞火”。從全年數據來看,今年剛剛上市的東吳證券(601555)、國海證券(000750)及方正證券(601901)去年年末表現均不如人意,但刨除月度數據不全的上述新上市公司,上市券商同比去年凈利潤大幅度下滑超過四成。

年關摔跤

由于月度數據不全,剔除2011年上市的東吳證券、方正證券和國海證券3家規模較小的券商,15家上市券商2011年共盈利205.7億元,比2010年底全部15家上市券商345億元的凈利潤大幅“跳水”40.4%。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數據不全的3家券商規模較小,這一下滑幅度基本能代表上市券商業績水平,并推斷2011年全行業凈利下滑超四成將是大概率事件。

除月度數據外,目前18家上市券商中已有5家陸續披露了業績預警,6家披露了業績快報,大都表示“不確定”、“預減”,無一報喜。

從公告信息來看,西南證券(600369)、太平洋(601099)證券等券商給出了業績不確定的預警。2011年剛剛上市的國海證券和東吳證券則大幅降低凈利潤預期,國海證券估計2011年凈利潤約6485-10985萬元,預計下降76%-86%,東吳證券預計凈利潤下滑50%—60%。

已經披露業績快報的國元證券(000728)、東北證券(000686)、宏源證券(000562)、廣發證券(000776)、長江證券(000783)和華泰證券(601688)6家券商業績集體下滑。在這6家券商中,最為慘淡的東北證券營業收入“腰斬”,預計比上年同期下滑52.45%,凈利潤虧損1.52億元。

其他5家券商雖然凈利潤依然為正,但與2010年的業績相比,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跳水”。廣發證券、長江證券、華泰證券、宏源證券、國元證券營業收入同比分別下滑41.75%、41.46%、30.25%、28.81%和20.75%,而凈利潤幾乎集體腰斬,下滑幅度分別達到48.75%、65.13%、47.43%、50.58%和37.56%。

主要業務集體“啞火”

業績低迷的背后是券商主要業務線的全面啞火。除少數券商在直投等創新業務上斬獲頗豐之外,從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到自營及資管,多家券商業績均缺乏亮點,分析人士認為這并非個案。

對依舊“靠天吃飯”的券業而言,2011年業績不佳的首要原因是行情慘淡之下成交的低迷和傭金下滑。以東北證券為例,其在公告中剖析業績下滑主因時表示“2011年我國證券市場行情震蕩下行,成交量出現了一定的萎縮”,“公司營業網點增加、借入次級債務等原因使公司營業成本上升”。同時,“由于市場行情持續走低,投資者交易意愿下降,導致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款減少,進而使公司資產總額下降35.99%”。

屋漏偏逢連陰雨。市場低迷不僅拖累了券商經紀業務收入,2010年時力挺券商業績的投行收入也風光不再。WIND數據顯示,2011年滬深兩市實際募集資金為6816.25億元,其中首發募集資金為2720億元,遠遠低于2010年兩市實際募集資金9594.1億元,首發募集資金4699.9億元的規模。而首發發行費用一項,亦從211.36億元降至155億元。

資管、自營更是難逃下跌魔咒,集體“踩雷”。其中,東北證券多次遭遇“黑天鵝”。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東北證券重倉股包括重慶啤酒(600132)等“地雷”。根據集合理財產品三季度末報告顯示,其管理的5只集合理財產品有4只“抱團”重倉重慶啤酒,且持股量均接近10%的持股上限,進入12月份業績損失慘重。

目前,融資融券等創新業務對業績貢獻并不突出,僅有中信證券(600030)等少數幾家券商直投業績驕人,但難撐大局。傳統支柱業務集體走軟之下,2011年券商業績缺乏亮點。

“錢”途難卜

2011年業績慘淡,行業內裁員降薪哀嚎不斷,券商自身對未來盈利情況難言信心。宏源證券在公告中明確表示“無法對公司下一報告期業績進行準確估值”。

信心缺失首先源于“旱澇保收”的經紀業務雄風難再。傭金戰苦戰兩年有余,至今下跌趨勢方稍稍放緩,但緩慢下挫仍是業界共識。成熟市場的歷史表明,經紀業務在券商收入中的占比必將日漸式微。

投行業務也暫難發力。從承銷額來看,盡管新股不斷,但從2010年以來市場融資額進入下降通道。WIND數據顯示,2010年間,除7月因農行上市使得當月首發融資額沖高到859.6億元外,其余月份該數據均在225億-450億元間徘徊。但進入2011年,除首月首發募資額超過400億元外,其余月份募資水平一路下挫,四季度月募資額均不足225億元。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這一趨勢仍將延續。證監會日前多次對新股發行過程中定價過高提出質疑,加之八菱科技(002592)、朗瑪信息(300288)因詢價機構不足被迫中止發行,多家基金公司更是因新股價高退出詢價,市場普遍預期新股發行價格持續降低將是大概率事件。而考慮到市場承受能力,不少擬上市公司恐將被迫調整發行規模和時機,加之證監會新股審核從嚴,一個月內三次取消新股上會申請。新股發行價量雙跌,分析人士認為,在國際板推出前,主要靠承銷中介費賺錢的投行恐難再業績爆發。

自營及資管業務更是“靠天吃飯”,難以支撐券商業績。主要業務線條全面壓貨之下,券業正被迫走上呼吁放松管制和創新提速的轉型之路,但創新業務剛剛起步,貢獻有限,2012年業績依然“錢”途未卜。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