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去年順差收窄14.5% 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2012-01-11 01:21:23

“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貿易保護與貿易投資摩擦將可能成為常態,這是中國出口企業難以回避的嚴峻現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萬敏 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胡健 萬敏 發自北京

海關總署昨日(1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6420.6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增長22.5%。去年我國貿易順差1551.4億美元,較上年凈減少263.7億美元,收窄14.5%,專家提醒警惕資本加速外流。

相比之下,同日公布的去年12月進出口數據著實慘淡:增速延續下行趨勢,雙雙創下逾兩年來的低點。

“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貿易保護與貿易投資摩擦將可能成為常態,這是中國出口企業難以回避的嚴峻現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加上今年是不少國家和地區的 “大選年”,經濟周期、政治周期與地區動蕩三者疊加,國際經濟不確定性明顯上升。

我國外貿繼續喊冷

去年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329.2億美元,增長12.6%。其中出口1747.2億美元,增長13.4%,出口增速連續第5個月回落;進口1582億美元,增長11.8%。

盡管數據不理想,但符合預期。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此前就曾表示,2011年12月的出口增速將延續前幾個月的回落趨勢。

“去年最后兩個月出口增速持續降低,的確讓我們感到外需市場的寒冷,”浙江一家外貿代工工廠的李老板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來看,我們確實有必要迅速調整經營策略,開拓新的市場。”

據統計,全球近90%的圣誕節禮品產自中國,交貨期也集中在11月和12月,然而2011年圣誕節,國外的圣誕訂單與往年相比,減少了約20%。

交行金研分析師陸志明表示,除基數原因外,出口增速位于低位的原因是歐盟深受債務危機困擾,美日經濟復蘇尚未穩固,短期消費提升作用有限;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與通脹壓力同步下調,中國外部出口環境仍非常嚴峻。

在陸志明看來,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也是出口乏力的主因之一。去年1~11月,全球有16個國家對我國產品發起數十項貿易調查。

2012年或更加艱難

與去年12月的“冷清”相比,年度進出口增幅均達到20%以上,已超預期完成去年初商務部的規劃。但一位外貿系統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數據一方面說明“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依然有強大競爭力,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結構調整的動力不足。

他解釋說,去年初擬定外貿增速目標時,不僅商務部,就連多個省市也有意調低預期,這其中隱含外貿調結構的用意。現在來看,外貿轉型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2012年外需市場并沒有好轉跡象時,調結構的壓力會更大,企業日子會更難過。

中金公司近日發布的對杭州、紹興兩地進行的中小企業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出口型中小企業的訂單狀況和歷史上最困難的2008年四季度類似,但訂單下滑的趨勢尚未見底。”

談到外需市場,李偉認為,去年后兩個月美國經濟出現了復蘇跡象,但輿論界普遍認為其后勁不足。同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對實體經濟沖擊的風險凸顯。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本周一表示,今年我國面臨的外貿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商務部將研究出臺新的促進措施,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他透露,將按照資源、人口、現有市場份額、戰略地位這四大因素,選擇約30個發展中國家,作為今年及未來4年重點突破發展的國家和地區,力求到2015年與這些國家的外貿總額提高3%。

資本外流或加劇

我國貿易順差連續第三年減少,且幅度有擴大趨勢。陸志明認為,2012年我國出口增長將回落至10%左右。由于中國內需仍然較強,同時鼓勵進口的政策將繼續實行,進口增速仍將高于出口,達到13%左右,“預計2012年我國貿易順差將降至1200億美元左右。”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則表示:“我曾經做過測算,到2016年我們的順差就變成逆差了,甚至可能比2016年更早。”

鑒于我國外貿順差持續收窄可能成為趨勢,人民幣因貿易原因而承受的升值壓力將有所緩解。

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達4.5%,超越2010年匯改重啟當年的3.5%。瑞銀集團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中國在外部平衡方面的調整幅度,顯然超過了某些機構的評估,預計2012年中國出口將實現零增長,實際凈出口下跌將會拉低GDP增速1.4個百分點,這會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也有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世界經濟繼續疲軟,我國外貿出口形勢更加嚴峻,人民幣匯率將不再是升不升的問題,而是可能演變成貶值預期,那樣的話,將加劇此前國內的資本外流趨勢。

央行公布數據顯示,2011年10月我國累計外匯占款余額為23.29萬億元,比9月余額減少了893.4億元。這是央行近8年來外匯占款月度余額首次下降。這表明,以往跨境資本持續流入的趨勢正發生改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