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 02:46:2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隨著全國環保大會的召開,圍繞環境保護的一系列政策正在密集出臺。12月20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 《規劃》)。《規劃》指出,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應顯著減少;城鄉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質大幅提高,重金屬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規劃》同時指出,“十二五”期間,空氣環境質量評價范圍由113個重點城市增加到333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在大氣聯防聯控重點區域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同時,要實施多種大氣污染物綜合控制,建立區域空氣環境質量評價體系,開展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實施區域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據了解,這是第一次把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寫進了規劃,并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所有城市在2015年前空氣環境質量達到或好于國家二級標準。
環保專家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也是第一次在《規劃》里提出明確的空氣質量改善時間表,體現了主管部門從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到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思路轉變。
對于公眾比較關心的PM2.5的問題,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期間將在重點區域開展監測,不過目前仍缺乏明確的信息公開時間表。
《規劃》的另一亮點在于對污染物排放轉移的報告制度。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有助于了解重點環境管理化學品的排放、轉移和向產品轉化的情況,是我國在推進目前國際上通行的 “污染物排放與轉移登記制度”邁出的積極而關鍵的一步。
12月21日,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表示,2012年要全力做好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將加快實施《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根據《規劃》的要求,到2015年,重點區域內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將比2007年降低15%,非重點區域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不超過2007年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