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0 01:22:14
12月10日,在屠宰能力、規模及技術方面均屬國內領先的雙匯南昌基地正式建成投產,新的生豬屠宰生產線突出了規模化、工業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等優勢,屠宰線的先進性與國際同步,吸引了大批業內人士和媒體的關注。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危機事件之后,雙匯在注重規模發展的同時更注重產品質量和企業品牌的塑造,目前消費者對于雙匯的信心已完全恢復。而南昌基地的建成投產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公司在穩定陣腳之后,開始加速對外投資擴張。
國內最先進的生豬屠宰生產線之一
據了解,南昌雙匯自2009年開始籌備,總投資額12億元,項目主要圍繞保證產品質量、減少損耗、增加收益;降低勞動強度、節儉人員、降低成本;實現信息化、自動化、提高管理水平等理念進行建設。項目正式投產后將實現生豬屠宰產能650頭/小時,日屠宰生豬10000頭,是目前國內屠宰能力最高、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生豬屠宰生產線之一。
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介紹,雙匯南昌基地建成投產后,將實現年產肉制品13.2萬噸,銷售收入20億元,給江西及周邊省市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雙匯生鮮肉制品;為桑海開發區貢獻稅收約6000萬元,解決約3500人的就業問題,同時可帶動當地20萬戶農民的生豬養殖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分散的養殖環境、手工和半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和較低的行業準入門檻,導致我國肉制品加工行業呈現出市場空間巨大但市場占有率明顯偏低的不平衡狀態。
為此,商務部曾發布《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15)》,要求到2013年全國手工和半機械化等落后的生豬屠宰產能將淘汰30%,到2015年將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發達地區力爭淘汰80%左右。
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表示,在我國肉制品加工行業轉型的關鍵時期,作為國內領先的肉制品加工企業,雙匯集團有責任擔負起解決行業現有問題,推動行業快速崛起的重任,真正實現生豬養殖與肉制品深加工的同步發展,提升肉制品加工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據悉,南昌雙匯籌備期間,雙匯與丹麥SFK、荷蘭MPS、德國BANSS、法國CM等全球專業屠宰設備制造商進行了長達1年的技術交流和研討,并實地考察了歐洲先進的生產線。與國內現有的生豬屠宰生產線相比,該套生產線在技術水平上實現了8項工藝技術的重大創新和12處國內首創技術,帶動了國內生豬屠宰技術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
打造國內肉制品加工行業“樣板”
此外,上游生豬屠宰行業結構布局的不合理也成為制約我國肉制品加工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機械化屠宰廠達到3696家,全國規模以上定點屠宰企業2205家,約占全國定點屠宰企業總數的12.38%,年屠宰量已占全部定點屠宰量的68%,這意味著,12.8%的企業負擔著68%的生豬屠宰量。
目前我國前三大肉制品加工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僅為5%,且呈現地方性品牌企業的分散與格局局面。因此,對內進行整合并購,成為大型企業繼續做大做強的選擇。
為了更好地掌控上游產業鏈,雙匯在南昌基地籌備過程中首次采用肉類聯合加工新模式(即200萬頭日屠宰量+100~400噸肉制品日產量+上游50萬頭的養殖場),并且將對該模式進行快速復制,以保障未來五年維持高增速。
業內人士分析,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危機事件之后,雙匯在注重規模發展的同時更注重產品質量和企業品牌的塑造。市場數據顯示,通過近幾個月的有力整改,消費者對于雙匯的信心已完全恢復。相比雙匯發展二季度5.46%的毛利率,公司在三季度實現了6.5%的毛利率,盈利能力明顯增強。而南昌基地的建成投產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公司在穩定陣腳之后,開始對外投資提速的標志。
雙匯相關人士表示,雙匯在“十二五”期間計劃投資約200億元,發展目標是“四化加雙百”。即實現產業化、專業化、規模化和現代化,爭取在2015年擁有工廠100家,實現稅前利潤100億元。集團2010年收入520億元左右,計劃未來每年增長至少100億元,2015年實現1000億收入,每年收入保持200億以上的增長。
今后雙匯集團將以南昌雙匯為樣板,堅持走大工業的發展思路,大力建設現代肉類加工基地及配套產業,用工業化推動肉類工業結構的調整、安全控制模式的升級、發展方式的跨越。
聚焦主業、積極推進資產重組為長遠“蓄能”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今年以來生豬收購價格和豬肉價格的急劇波動,使得僅從事生豬屠宰業務、或者雖然具有較完整的產業鏈,但上下游業務結構不平衡且主要生產初級產品的企業經營業績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而產業鏈完整,以冷鮮肉和低溫肉制品等中高端產品業務為主的龍頭企業則表現出較強的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此外,近年來外資產業資本開始進入國內肉制品加工行業,且參與到上游生產環節。部分觀察人士認為,南昌雙匯投產后,雙匯將著力開始進行縱向一體化建設,屠宰與肉制品深加工優勢互補。與此同時,不斷推進的資產重組也將加速集團戰略目標的實現。重組后,雙匯將成為以屠宰和肉類深加工為主,向上游發展養殖和飼料,向下游發展副產品深加工、食品添加劑、化工包裝、彩色印刷等業務,形成主業突出、產業配套的產業集群。
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表示,雙匯下一步的目標是從養殖業、飼料業、屠宰業、肉制品加工業、包裝商業等各環節對產業鏈進行縱向整合,始終將重點放在屠宰業和肉制品加工業兩大主業,首先做大主業,再做相關上下游產業,從而實現集團“十二五”的千億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