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4 21:14:0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曉杰 發自武漢
每經記者 劉曉杰 發自武漢
日前,一則“地王沉寂4年后歸來”的消息成為武漢樓市最熱鬧的話題之一,除了它令人咋舌的高價位,人們更多關心的是按兵不動的“地王”們,還能在弱市中堅持多久。
放緩開發速度
本月初,在沉寂4年后,曾是2007年“地王”的金地集團高調對外推出旗下超高層住宅項目“金地京漢1903”,最新報價22000元/平方米,在武漢屬于高價樓盤。11月22日,該項目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整個項目有兩個樓盤,“現在只對外銷售A樓盤,推出486套,目前已經售出100多套。”
《每日經濟新聞》粗略統計發現,自2005年世茂集團豪擲31.5億元拿下錦繡長江地塊一舉成為武漢首個“地王”后,各地產巨頭們就用越來越快的速度刷新記錄,武漢逐步進入大盤時代。2007年是武漢樓市的第一個高潮,2010年出現過“地王三次易主”的瘋狂,而最高峰則出現在2011年的1月份,王家墩A地塊以8778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成為武漢新晉“單價地王”。
據了解,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上述“地王”們在成功拿地后均未有實質性開工。2008年樓市調整以來,昔日“地王”的開工和銷售速度更是普遍放慢,類似金地這樣放慢開發節奏的樓盤很多。
地王不著急?
“當初拿地的成本還不到現在售價的三分之一,即使樓市出現一定的波動,他們也不會很慌張”,長期觀察武漢“地王”項目的億房中心研究員謝添對本報坦言,“地段在那里,定位在那里,消費群在那里,我不認為地王項目會出現大幅降價。”
無獨有偶,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副總監李國政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分析稱,“地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開發商之所以敢高價拿項目,更多是對武漢市場的未來預期較高,售價相對于目前市場來說,肯定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透支。”但他也不認為武漢“地王”項目會出現大幅度降價,“優質的土地資源畢竟是很少。”
以九龍倉在武漢的“地王”項目為例,去年11月26日,該公司以10.2億元人民幣取得這宗位于漢陽區漢鋼中路西南側的P(2010)129號月湖B地,平均樓面地價為8063元/平方米,其周邊樓盤最新報價均在10000元/平方米左右。資料顯示,該地塊面積逾4.2166萬平方米,可建面積為12.64萬平方米。
“這塊地屬于月湖板塊核心地段的濱江樓盤項目,按照武漢市場行情,它肯定歸屬正宗的豪宅板塊,各方面綜合因素也不錯”,上述研究人士預計該項目未來報價不會低于15000元/平方米。
關于武漢“地王”項目的未來,中指院高級分析師李國政向本報表示,在目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降價促銷肯定是企業回籠資金最有效的方式,“但具體樓盤的開發成本和企業實力都存在區別,價格是否會出現松動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李國政看來,“地王項目一般不可能拿來做普通住宅,因此地王拿地成本跟區域房屋售價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可比性,根本還是取決于項目定位”。他還進一步強調稱,不能將武漢和沿海一線城市做簡單的比較,“因為,武漢房地產市場是一個后發市場,市場本身就有一個快速崛起的需求。”
億房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第三周,武漢主城區樓盤成交均價7803.98元/平方米,較前一周價格水平上漲17.03元/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13.91%,日平均每天銷量為212套,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0.6%。
另一個值得市場關注的是,九龍倉這一“地王”項目上市時間表,到目前為止都還未對外公布。早在1993年,九龍倉就曾獲得武漢核心區漢口蘭陵路這一黃金地段的開發權,而直到10余年后,公司旗下名為“時代廣場”的項目才得以正式開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