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11-10 08:42:05
商務部于11月8日發布的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的信息使剛剛在漲價聲討中沉靜下來的農產品再度被引入各界熱議的范疇之內。根據這份報告顯示,多種蔬菜價格下降比率從2.8%到14.1%不等,而此前備受關注的淡水魚價格也出現回落,鯽魚、鯉魚和草魚分別下降2.1%、1.2%和1%。
《證券日報》記者致電相關上市公司咨詢得知,受訪公司對此輪漲價均表示沒有關注,而對于自己的產品價格是否變動的提問則未明確表示。不過,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對《證券日報》介紹,此輪農產品價格回落只是暫時性的。
價格回落潮或至年底
按照商務部官網顯示信息,10月31日至11月6日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連續走低,其中,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已連續四周回落,累計跌幅達11.3%;而雞蛋零售價格下調幅度雖然不明顯,僅為0.5%,但由于此前已連續六周價格下滑,累計降幅為2.7%;此外,以鯽魚、鯉魚和草魚為代表的淡水魚類價格也出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糧油價格較此前監測總體穩定。
由于二季度淡水魚價格持續上漲,而當時有漁業公司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亦表示,產業從源頭就開始上漲,產品價格也不得不跟著上調。因此,在此輪降價潮中,淡水魚養殖上市公司是否會因此調整產品的出廠價格就成了業界關注的話題,《證券日報》記者致電大湖水份、國聯水產(300094)等淡水養殖上市公司咨詢上述問題,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對此次降價的信息并未有過多關注,而“價格的升、降也是行業特征決定的。產品價格最新數據在銷售部門那里。”國聯水產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說。
回顧今年以來的農產品價格走勢可以看出,不少農產品價格經歷了不斷漲、跌的過程,因此,此輪價格回落的持續時間就成了各方關注的熱點之一,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鄭宇潔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亦分析,由于今年大幅度拉動消費需求的因素不多,市場需求想要獲得大幅增長而超過當前供給量的可能性較小,因此,預計該輪價格回調將維持到今年年底。
供求關系成關鍵因素
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鄭宇潔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介紹,此輪價格下降主要是由于價格回歸理性區間和產品供應量上升的原因所致,因而其價格下降是切實的反映著當前的市場供求關系變化情況。
鄭宇潔分析認為,造成此輪農產品價格下調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其中,供需關系是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是由于前期該類農產品受天氣和時節的影響而使產量減少,通脹情況嚴重而產生的連鎖反應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農價格上漲,加上中秋、國慶雙節市場的熱銷,農產品價格也被抬高了不少,價格本身就處于不合理范圍,需要降價回歸理性區間;另一方面,淡水魚、肉、蛋等在內的農產品下半年供給量明顯增多,而其需求并未出現較大漲幅,因而該類農產品價格普遍回落。”
而從此輪價格發生變動的產品類型來分析,其價格的升、降將直接影響農業、漁業、畜牧業等類型的上市公司,間接影響某些食品加工類企業,“同時,基于對產品供求狀況的直接反映,而供求狀況則容易向投資者傳遞一種市場信號,并形成市場預期,進而又反過來影響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鄭宇潔對《證券日報》介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