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1-11-10 08:40:21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工業生產和消費同比增速均溫和回落,投資則持穩。對此,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均表示,10月份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速平緩回落,經濟正在軟著陸,但近期政策面不會出現大調整,仍以局部微調為主。
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3.2%,比9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前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比前9月回落0.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9%。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54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前10月,固定資產投資241365億元,同比增長24.9%,增速與前9月持平。
西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劍輝認為,從數據來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比較大,而內需處于一個瓶頸狀態,需要進一步出臺促進消費的措施。“如果工業增加值增長一至兩個季度能夠維持在13%以上,就可以認為我國經濟實現了軟著陸,經濟轉型初步完成。”
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認為,10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支持中國經濟軟著陸的看法。同時,美銀美林預計第四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7%,花旗、瑞銀等則預計低至8.4%。
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指出,10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低于市場預期,顯示中國經濟出現放緩的跡象。這也意味著即將公布的出口數據,也很可能低于市場預期。
摩根大通證券(亞太)董事總經理龔方雄認為,中國經濟實際上已處于軟著陸的過程中,只要明年經濟成長維持8%以上就能確保軟著陸。他還稱,中國的通脹早已見頂,明年的風險不再是通脹的風險。他預計明年中國經濟整體通脹水平會低于4%。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張智威也表示,10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顯示經濟實現軟著陸。
顯然,各方對我國經濟“硬著陸”的擔心基本解除。目前各方更為關心的是,在經濟可能“硬著陸”的警報解除后,經濟結構如何進行適當調整以及后續經濟政策的走向,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發出了宏觀政策預調微調的信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我國宏觀政策從應對危機的擴張刺激已經回歸常態,再度實行總量擴張政策的風險和代價太大。應當借外部環境的變化,真正推動經濟結構深刻調整,把經濟引向更高質量、更少消耗的新的增長軌道上來。
瑞銀證券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雖然目前貨幣政策出現調整的跡象,但在近期不會出現政策轉向。她預計更明顯的宏觀政策放松將會在明年第一季度,即在經濟增長和通脹雙雙進一步放緩之后。汪濤補充稱,即使在明年一季度宏觀政策出現變化后,政府仍不會放松房地產的相關政策。她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中國GDP增速將回落至8.4%,明年第一季度將下滑至低于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