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10-21 08:42:50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近日表示,最新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即使房地產抵押品重度壓力測試下跌40%,中國房地產貸款風險仍可控。劉明康的這番表態引起市場廣泛猜想,筆者認為劉明康的表態透露出三個信號。
首先,中國經濟沒有被房地產綁架。此前,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的觀點甚囂塵上。包括業內一些資深的業內人士都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充滿了泡沫,但誰也不敢吹破它。中國經濟必須在這種泡沫危險中尋找平衡。通俗地說,房價不能降,也不會降因為一旦房價下跌,不僅開發商賺不了錢,還不上銀行貸款,還會像美國一樣出現次貸危機。中國經濟必然面臨更加危險的境地。
那么,中國經濟真的被房地產綁架了?事實并不如此。正如劉明康指出,我國銀行體系房地產信貸資產占比相對較低。截至2011年8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包括土地儲備貸款、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余額為10.4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比重為19.8%,這與許多歐美銀行房地產及相關資產占比動輒占半壁江山的情況有很大不同。即使下跌40%,中國房地產貸款風險仍可控。信貸資金安全意味銀行資產安全,金融運行平穩,中國經濟不會被房地產綁架。
統計數據表明,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4%。這表明,在國家出臺歷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之后,中國經濟增速并沒有出現大幅下降。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良好,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
其次,房地產信貸資金可能再度收緊。按照監管要求,銀行從去年下半年起開始壓縮房地產開發貸款規模。今年以來,房地產信貸資金再度收緊。盡管銀行對于開發貸沒有全面叫停,但房地產開發商已經難以從銀行貸款。
銀監會近日又下發通知,進一步明確銀行需加強對商業用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非住房類貸款監測,涉及商業用房的信貸標準必須大幅高于住房,并加大對假合同、假按揭等行為和轉按揭、假按揭等做法的打擊力度。
各地商業銀行陸續上調房貸利率,開發商、購房者都面臨貸款難。這一狀況長期“盤整”的結果就是房價下跌。
第三,房價大幅下跌的樓市拐點真正來臨。盡管國家出臺了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但是到目前止,房價跌幅連10%都還沒到。而斷言“樓市拐點已現”言之過早的觀點也頗有市場:一線城市房價仍在拉鋸狀態,最多是滯漲,中心城市房價真正有實質性下降的并不多。二三線城市房價仍在走高,只是漲幅縮小了。的確,之前,關于房價下跌拐點來臨的說法有如“狼來了”,聽多了人們不以為然。
不過,這次劉明康的上述表態應該說是房價大幅下跌,樓市拐點真正來臨的信號。劉明康透露,目前約98%的個人按揭貸款“貸款房價比”低于80%,即使房地產抵押品重度壓力測試下跌40%,覆蓋率仍高于國際通行的110%標準。
當然,這并不是說,房價馬上會下跌40%。面臨釜底抽薪的資金壓力,開發商只有降價一條路可走。因為,銀行無懼房價下跌,調控將使房價回歸理性,對銀行業來說是一個福音,對市場來說就是一個信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