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1-10-17 08:47:21
國家統計局將于10月18日發布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在持續收緊的貨幣政策等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下,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已呈現增速放緩的趨勢。對于三季度經濟增速,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會繼續回落,但不會出現大幅下滑的局面。預計三季度GDP增長9.2%左右,9月份其他經濟指標也以放緩為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仍將高達9%以上,處于增長的合理區間,預計全年經濟增速仍將超過9%。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則預計,由于持續的緊縮政策和流動性控制,經濟增速將會進一步放緩,明年一季度經濟將延續緩慢下滑走勢。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滕泰分析稱,隨著四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速緩慢回落,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較快,工業生產增速明顯回落,GDP增速回落較快。中國社會科學院日前發布的報告預測,2011年我國GDP增速將達到9.4%左右,比2010年略有回落。
不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年內經濟增速放緩是政策主動調控的結果,經濟減速不會出現2008年的“硬著陸”情況,是“十二五”開局的新經濟周期下溫和可控的回落。他指出,“雖然外部歐美債務危機在持續發酵,導致我國外部經濟環境惡化,但投資和進口等數據仍表現強勁,這也表明國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然充足,預計在今年四季度隨著物價漲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緊力度的減輕,經濟增速將有所企穩,全年經濟增長應能保持在9.4%左右。”
從各位專家的預測中可以發現,各方并不擔心我國經濟的下滑,作為先行指標采購經理人指數近期連續兩月的回升,進一步支持了我國經濟正在回穩的判斷。
9月份其他主要經濟指標以放緩為主。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9月份工業增加值預計也將繼續回落至13.3%左右。主要理由是:9月份匯豐PMI初值的產出分項回落,表明生產收縮的企業數已較上月再次擴大;主要工業原材料價格9月初開始持續回落,間接說明企業需求降溫;進入9月,因煤炭企業利潤遭擠壓,電力企業減少發電機組,加之干旱導致水電供給少于往年同期,11省市再次出現“電荒”,能源供給不足將影響工業生產;去年同期環比較高將拖累同比讀數下行。
交通銀行也預計9月工業增加值為13.1%,并指出,未來國內經濟增速可能延續小幅下行的態勢,固定資產投資下半年可能也會繼續走低,國際經濟復蘇環境在短期內很難明顯好轉,工業增加值可能在13%左右的低位運行。并預計,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延續小幅下滑的態勢,同比增速為24.5%。魯政委也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將會連續第4個月微幅回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