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06-22 08:37:44
近期市場對天氣的炒作,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前段時間的干旱到現在的洪澇災害,惡劣的天氣令農作物減產預期不斷增強,因而農產品在期市中表現出了較強的抗跌性,而基本面較好的品種更是借著“天氣市”在弱市中“異軍突起”。專家稱,在天氣未好轉的情況下,短期內農產品有望維持反彈,不過上漲空間有限。
國內農產品全線飄紅
周二,國內農產品期貨全線上揚,其中白糖、棉花和早秈稻期貨的漲幅居前。外盤方面,截至發稿,芝加哥農產品普遍反彈。業內人士表示,“近段時間,國內商品市場走勢出現分化,其中農產品走勢較強,昨日更是全線飄紅,主要原因是天氣因素的支撐。”
東亞期貨分析師徐舟認為,由于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旱澇急轉,造成南方水稻等作物的大面積受災,后期或將導致水稻等農作物的減產。此外,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目前正值白糖的消費旺季,下游銷糖明顯增加,受到消費提振,白糖出現明顯反彈。
上海中期分析師經琢成表示,昨日國內農產品期價全線上漲,主要受近期天氣災害的影響。國內南方連續降雨,天氣旱轉澇,對小麥收割進度和早秈稻的生長會產生不利,而且暫時性的持續降雨影響到運輸。另外,連日下挫的國際農產品期價出現止跌反彈,對國內農產品也產生間接性利多作用。
“國內秈稻等農產品由于災害天氣的炒作而走強;另外,豬肉價格連續走高,有望刺激豆類產品的消費,同時油脂價格限價時間已過,因此國內農產品季節性升水行情出現,市場看多氣氛較濃。”國元海勤期貨分析師姜興春告訴記者。
除了天氣因素,姜興春還表示,目前農產品走強,還與金融市場整體超跌反彈氛圍有很大關系,預期美國將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因而弱勢美元將延續,這也將支撐整個大宗商品反彈。
洪澇災害對早秈稻影響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天氣因素一直被市場拿來炒作,那么干旱及洪澇災害主要對哪些農產品的影響較大?
經琢成表示,“如果就農產品而言,南方的蔬菜受影響較大;如果是針對期貨盤面而言,主要是早秈稻。因為夏糧像小麥在干旱之前就已經開始收割了,在大澇之前主產區大部分都收割得差不多了。大豆主產區在東北,目前東北天氣還可以。白糖主產區在廣西,當前的降雨對甘蔗總體影響不大。不過,如果南方洪澇災害持續的話,可能會影響到運輸。”
光大期貨分析師王娜認為,前期干旱主要影響湖北菜籽和湖南的早稻;而目前的洪澇對整個農產品的影響要弱于此前的干旱,主要對南方產區的水稻種植有一定影響。
后市來看,經琢成認為,在南方降雨持續的情況下,短期內農產品期價有望維持反彈行情;但也需要注意,在國家繼續控制通脹預期的情況下,后市農產品期價難以形成較強的單邊持續性上漲行情。徐舟也認為,農產品短期反彈有望,不過在國家的調控政策下,農產品的整體走勢仍然是以區間震蕩為主。
“短期內,農產品整體走強概率較大,但品種強弱會有所分化,白糖、豆粕、棕櫚油相對較好,棉花、小麥較弱。”姜興春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