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1 01:14:24
菜價波動大,對農民和市民的“傷害”都很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總部位于上海的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安信農保)正聯合上海農委等政府部門,在國內首推“夏淡”綠葉菜生產成本價保險,擬用保險來調節、穩定綠葉菜市場價格。
記者了解到,該保險計劃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運營,所謂夏淡菜價格保險,即保險公司根據蔬菜種植特性針對夏天需求量大、價格易產生波動的幾種蔬菜種植戶提供成本價格保障。上海夏淡價格保險時限77天,涵蓋了青菜、雞毛菜、米莧、生菜、杭白菜等5個品種,保險涉及面積12.5萬畝。
“通過保險來調控菜價波動”6月20日,安信農保總裁助理石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保險“是以近三年18家標準化菜市場的蔬菜加權平均零售價為基準價格,如果保戶生產的綠葉菜零售價低于保單約定零售價,保險公司則按跌幅同比例啟動理賠。比如說,7月1日到7月20日,保險合同確定青菜成本價1.44元一公斤,保險合同約定的零售價為5元一公斤。最終保戶的零售價高于5元錢,是正常的;如果低于5元,比如說4.5元,則農民的損失了10%,那么保險公司按照同比例賠付農民10%的成本價損失,即0.144元。”
“目前,上海市農委和安信農保已經確定了成本價,7月1號之前會對保戶公布零售基準價格。這對農戶很重要的,因為實際市場價格低于這個公布的基準價格,農戶就可以獲得賠付補償。我今天下午到農委開會,就是幾個部門一起最后敲定市場零售基準價格水平。”6月20日,在安信農保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2005年,安信農保在上海郊區70多戶農戶開展調研,了解農民最擔心的風險所在,68%的菜農在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三個選項中選擇了市場風險。
如何有效化解市場風險,維護農民和市民的利益,成為政府和相關保險機構考慮的課題。保險業試圖以價格保險建立起綠葉菜成本價格保護體系,幫助政府統籌兼顧市民和菜農利益,探索以保險手段積極參與經濟社會管理。
“重點是保均衡,就是希望通過保險這個價格協調機制,來協調綠葉菜均衡播種、均衡生產、均衡上市。”安信農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避免某個階段大家一哄而上種菜,也不要某個階段沒人種菜。這次綠葉菜承保的設計理念,就是希望通過保險機制來調控菜價波動。”
“具體來說,就是在某一個時間階段,某一種菜在某一個區縣種多少,要有一個明確的計劃。計劃之內的農民歡迎投保,計劃之外的投保原則上不鼓勵。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價格調節機構,引導廣大農戶均衡的播種,均衡的供應,均衡的上市。從根本上來確保在一個大階段物價相對平穩。”該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納入此次價格保險的5個品種、12.5萬畝面積都是與上海市政府、農委合作,經過測算后得出,預計保證每天3000噸左右的供應量,避免市場價格大起大落。其選擇的五種綠葉菜,都是以萬畝為播種單位,每天幾百噸供應上海市場,市場價格不易被個別商販或資金擾亂。
安信農保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現在承保的主要是5大品種的綠葉菜,本地產的供應量占90%以上,外來的客菜對價格影響不大。相比而言,外來的客菜中,經濟作物和其他菜品在上海市場的占比要高一點。”
“賠付方式和以往不同”2008年雪災期間,安信農保便曾為4萬畝搶種的蔬菜提供了成本價格保險,簡單賠付率達到300%多。
2010年1月1日到2月底,安信農險對近6萬畝青菜成本價格承保,保險標的僅為上海本地生產的青菜。這次很幸運,沒有造成高額賠付率。
2010年“冬淡”期間,采用的賠付參照標準是五大批發市場收集的批發價,由于每天上市蔬菜的數量變化較大,蔬菜價格波動非常劇烈。
安信農險相關負責人坦承,經過反復考察和論證,安信農險認為價格保險有其一定的承保條件。比如說,要保證播種、生產、上市均衡,農戶在某一時期的種植數量要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等。
最終,在定價設計上,安信農保拋棄了冬淡菜期間采用批發價作為賠付依據的方式,轉而以18家標準化菜市場的平均零售價低于保單約定零售價,保險公司則按跌幅同比例啟動理賠。
“賠付的方式和以往的不同,我們確定的是成本價和零售價之比的同比例賠付方式。成本價已經測算和對外公布了,當然這個過程中,聽取了很多專家、農戶和農業合作組織的意見。價格確定了之后也獲得了很多反饋。比如說確定的青菜成本價1.44元一公斤,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該負責人表示。
從風險角度來說,所選中的五種蔬菜銷售量大,不易被市場外因素所控制。同時,綠葉菜以本地生產為主,保鮮期非常短,對市場價格的敏感度更強,外地綠葉菜大規模進入上海市場造成價格波動的可能性小。
“上海市再保支持較弱”在2011年工作會議上,安信農保提出,今年公司突出農險和涉農險的主業地位,進一步調整業務發展結構,打造符合市場發展特點、符合服務經濟發展規律的經營模式。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在上海地區有限的可保農險資源里深耕細作;用市場化的手段去開拓和管理涉農保險業務,試點和推廣全新的涉農商業保險產品。
而安信農保承受的壓力也顯而易見,安信農保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無法找到再保商,因為這個價格保險體系,不是純粹的自然風險保障。”
同時,該負責人認為,“目前就創新類的產品來說,上海市再保的支持比較弱。但如果說,市場價格保險賠付率很高的話,帶來的結果對三方都是很不利的。如果賠付很厲害,就說明菜價波動很大,農戶的利益會受到影響,市民的利益肯定也會有影響。但如果說通過農業保險這樣一個工具調節,使保險賠款不是很多,(當然保險賠款一定會有,因為價格每天在市場中波動)并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則農戶的利益能夠保證,同時市民也能夠接受。作為第三方,起市場調節作用的農業保險,也才可以長期的為保戶提供支持。”
不過,缺少再保商的安信農險,似乎找到了一種內部的風險對沖機制。
安信農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連續好幾天的陰雨天氣,綠葉菜的生長肯定會受到影響。也對它的市場供應量產生影響,并使市場價格也受到影響,我們通過價格管理體系,主要目的是,解決在正常的氣候條件下,綠葉菜市場價格波動的補償問題。”
“但如果說真的碰到自然風險,我們還有針對自然風險損失補償的保險。目前上海市涉及農業的自然風險承保率是很高的。萬一遭到自然風險,農戶可以從自然風險的保險獲得補償。”該負責人表示。
“這兩款保險有風險對沖的效應。如果說價格保險發生理賠的話,就說明自然條件都很正常,蔬菜產量供應量比較大,供大于求,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價格保險就起作用。”
業內人士認為,農業保險雖然是政策性保險公司,但還是按照市場化運作的。只有在極端的情況下,比如說遇到較大的自然災害,政府會出臺一些相關的救助機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還沒有類似的夏季綠葉菜保險。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和地緣有關系的,也是和一個城市的消費習慣有關系的,同時和一個城市對農業保險怎么發揮價格調節機制認識有關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