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06-14 08:29:45
近期B股斷崖式下跌引來各方強烈關注,紛紛猜測大跌的背后原因。而記者從相關渠道調查獲悉,在B股下跌過程中,境內投資者賬戶持股穩定,并未出現大規模拋售現象,境外因素才是擾動B股的主要動因。
從4月中旬開始,滬深B股開始經歷快速下跌過程,B股指數從329點的年內高點下探到昨日收盤的244點,累計下跌高達25%。而深證B指則從年初橫盤之后,于4月底開始暴跌,累計跌幅也近20%。尤其值得注意,上周B股開始經歷加速下跌過程,6個交易日內,累計跌幅高達15%。
目前,市場將B股大跌歸結為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國際板推出預期強烈,以人民幣計價基本成共識,先前期待的國際板和B股合并短期已無可能;二是海外機構借中國概念股話題,肆意做空B股;三是前期A股處于調整時,B股保持高位橫盤,技術上存在補跌需求;四是受到海外市場波動和經濟放緩的影響。
“然而,越來越多的信息顯示,此輪B股大跌與國際板并沒太大關聯。如果是國際板導致的下跌,國內投資者必然反應強烈,然而從國內B股投資者的反應和持股情況看,他們確實相對滯后,多數人沒有拋售股票。”有關人士表示,“那么由此可以推斷,海外投資者才是做空B股的幕后黑手。”
而隨著B股此輪斷崖式下跌,B股的“前途”問題成為包括B股投資者在內各方人士關注的焦點。多位接受采訪的B股投資者擔憂,B股規模較小,且參與者有很大一部分是海外投資者,容易遭到操控。B股大跌已逐步影響到A股的投資情緒,如果海外投資者借道B股操縱A股市場,后果將不堪設想。因而,希望監管層重視起來,盡快明確B股解決方案。
“B股暴跌拖累了A股。B股繼4月下旬暴跌后,上周B股再次暴跌,B股兩次暴跌都領先A股市場,B股走勢已作為A股市場運行的判斷指標之一。”愛建證券研發部門指出。由于B股對于A股的先導作用日漸強烈,顯示B股投資者的上述擔憂并非空穴來風。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有關方面對于B股尚無明確的解決時間表。由于在B股基礎上發展國際板的方案基本遭到否定,希望B股和國際板合并已經落空。因而各界建言,未來AB股合并應是解決B股問題最切實有效的辦法。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建議,對于“A +B”形式的85家B股公司,可以采取大股東回購形式,同時在A股市場同步進行定向增發,增發后將B股予以注銷。對于20家純B股公司,針對不同情況,或可以在A股直接IPO,或者通過重組登陸A股,不符合相關條件的則退出資本市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