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7 01:22:59
中國頻現的“電荒”讓通用電氣(GE)看好火力發電之外,天然氣發電市場的巨大需求。
日前,GE發電與水處理部門火電業務總裁及首席執行官保羅·布朗寧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未來10%的電將來自天然氣發電,GE將與哈爾濱電氣股份公司合作,把 最 新 的 燃 氣 發 電 技 術“FlexEfficiency*”引入中國,以拓展這個增長潛力巨大的市場。
據悉,哈爾濱電氣有意向于2013年底前向GE購買4臺Frame9FB燃機,其中兩臺整合“FlexEfficiency*”科技,用于哈爾濱電氣即將開展的項目,此項目很可能將被用于中國大中型城市的區域采暖工程。未來雙方將切合本土電力市場需求的9FB燃機及聯合循環機組推向中國。
由于今年部分地區降水期來得較遲,導致水力發電相較同期有小幅度減少;而煤炭價格走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火電企業的積極性,發電行業認為,火電和水電的減少可能會造成燃氣發電上升。
保羅·布朗寧透露,新技術研發投入達5億美元,與現有技術相比,每年能夠節省64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GE會根據市場情況和進展適時向合作伙伴哈爾濱電氣轉讓該技術。
保羅·布朗寧說,如果能夠實現天然氣發展的宏偉計劃,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燃氣發電市場之一。為進入這個市場,GE一直與國內三大發電設備制造企業之一哈爾濱電氣結成戰略聯盟。
哈爾濱電氣股份公司總經理吳偉章稱,自2003年哈爾濱電氣和GE合作在國內率先推出9FA聯合循環機組以來,已有25臺9FA重型燃機從哈爾濱電氣出產,占國內比重將近5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