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1-05-26 08:54:15
高送轉曾經是市場中股價上漲的“代名詞”,也是今年年報中的一個關鍵詞,因為涉及股票數量眾多,送轉比例也高得驚人。但是,隨著上市公司分配方案陸續實施,原本投資者期待的填權行情并未出現。統計顯示,在已實施方案的141只高送轉股票中,126只股票出現下跌,占比高達89%,讓投資倍感失望。
九成高送轉股出現貼權行情
自2010年以來,中小板、創業板快速擴容,讓A股市場的高價股和高估值股票不斷增多。這最終促成了今年年報中罕見的高送轉浪潮。回顧以往,類似于馳宏鋅鍺(600497)推出高比例送轉的例子實屬鳳毛麟角,而在2010年年報期間,10送轉10股以上的高送轉方案比比皆是。統計顯示,目前已實施的高送轉股票多達141只。
之所以投資者對于高送轉概念股趨之若鶩,主要是基于對于除權之后出現填權行情的期待。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今年參與搶權的投資者恐怕要失望了。因為在141只股票中,只有15只股票實施分配方案之后出現上漲。也就是說,近九成高送轉股票出現貼權現象。
統計顯示,141只股票中,27只股票實施分紅以來的累計跌幅超過20%。其中,華平股份(300074)成為跌得最慘的股票,在經歷股權登記日前的短暫上漲后,華平股份除權后一路“跌跌不休”,從3月初的43元跌至目前的23.99元,期間跌幅高達45.13%。此外,中瑞思創(300078)、康芝藥業(300086)、星河生物(300143)和東方日升(300118)的期間跌幅也均超過40%。值得注意的是,以上5只跌幅超過40%的股票全部來自于創業板。
從數據來看,4月以來的市場調整只是引發高送轉股票出現貼權的一個誘因,更重要的是過高的估值制約了其上漲空間。同時,近期二級市場出現小盤股價值回歸潮,進一步澆滅了其上演填權的希望。統計顯示,在以上141只股票中,僅有24只股票在分紅實施后跑贏大盤,占比僅為17%。顯然,高送轉股票近期的調整勢頭要明顯超越大盤。
梅花集團(600873)是去年年報送轉比例最高的股票,其推出了每10股轉增16.86股派5元的豐厚分配方案。4月11日除權當日,該股大幅上漲,不過填權的氣焰很快被澆滅,其股價從最高的19.28元,跌落至12.98元,期間跌幅高達26.08%,遠高于同期滬綜指9.51%的跌幅。
“講故事”促成填權行情
在眾多高送轉概念股中,出現填權的股票可謂鳳毛麟角。就這些逆市走強的股票來看,“講故事”依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迪康藥業(600466)是目前除權后表現最好的股票。1月末迪康藥業從9.73元起步,一路單邊上漲至最高的22.40元,股價翻了一倍以上。然而,財富故事并未就此終結,在4月8日除權后,迪康藥業先后出現7次漲停、2次跌停,在資金推動下,股價可謂是翻云覆雨,期間漲幅達到66.23%。
高送轉的魅力似乎不足以讓迪康藥業有如此大的漲幅。近期網上有傳聞稱,“藍光集團重組迪康藥業近期將有新動向”、“藍光集團計劃通過股權置換,把四川某金礦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并入四川迪康科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迪康謀劃收購廣東南雄稀土礦已取得重大進展,并正籌備成立鋰動力電池項目”。或許正是這些傳聞,最終導致其股價出現異動。4月15日,迪康藥業還曾對傳聞發布澄清公告。
新綸科技(002341)剛剛于5月19日除權,在近5個交易日內絲毫未受大盤大幅回調的影響,逆市上漲6.07%。從基本面來看,正式實施的新版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大幅提升了制藥企業的潔凈度標準,也給潔凈行業龍頭企業新綸科技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去年為公司帶來超預期增長的凈化工程業務,今年高增長勢頭也有望繼續保持。
值得注意的是,填權的高送轉股在股價上漲的同時,也承受著股東大規模減持套現的壓力。前面提到的迪康藥業,控股股東在推出高送轉方案期間累計減持公司851萬股,占總股本4.85%,藍光集團套現金額約1.68億元。山下湖在方案實施前和實施后的市場表現均十分搶眼,公司披露控股股東陳夏英5月11日出售了35.16萬股,成交均價16.32元,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17%。本次減持后,陳夏英累計減持公司股份比例為1.12%,陳夏英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公司股份比例為4.65%。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