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1-03-02 02:42:00
每經記者 賀麒麟 發自上海
典當,這一既古老又年輕的行業,以其靈活性和便捷性,成為銀行貸款業務的有效補充之一,尤其與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相契合。
去年年底以來,因銀行信貸收緊,民間借貸利率隨之 “水漲船高”。這其中,典當行當前的月息水平普遍接近或已達到合規的利率上限,高達3.2%~4.7%。同時,信貸緊縮導致銀行渠道的房產抵押受限,作為主力“候補”的房產典當異軍突起。
不過,從供給方來看,由于投資渠道不暢,因此年內民間借貸的資金供給將會增加。此外,民間資本入股的股份制銀行正在茁壯成長之中,成為滿足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信貸需求的主要力量之一。
月息普遍接近合規上限
去年年底以來,民間借貸利率因銀行信貸收緊而“水漲船高”。根據券商調研結果顯示,在其樣本中,典當行的月息高達到3.2%~4.7%的水平。
根據中信建投研究部近期對民間資本的調研結果顯示,其樣本中的5家典當行,1個月至6個月期限的月利率高達3.2%~4.7%的水平,其中有兩家附加了抵押并擔保可下浮10%的貸款條件。
一般而言,全國范圍內的民間借貸利率因地區不同有所差別,上述5家典當行均位于北方。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以房產抵押業務為例,上海地區典當行月息至少在3.2%的水平,寧波地區典當行月息為3%左右,而溫州地區的典當行月息亦在3%以上。
根據《溫州商報》報道,典當人士介紹稱,商務部對典當行的利息做了上限規定,利息是“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綜合費”。以房產抵押為例,“綜合費”最高不能超過2.7%,目前銀行半年內的貸款利率是5.6%,換成月息就是0.47%;也就是說,按照商務部的規定,典當行收取的月息不能超過3.17%。顯然,當前典當行的月息水平普遍接近或已達到合法合規的利率上限。中信建投研報稱,有金融牌照的機構,小額貸款公司利率較低,擔保公司利率次之,典當最高;投資公司和私人的利率高,也更靈活。
“民間利率上升,主要是信貸規模緊縮的影響,一方面產生了擠出效應,即一部分以前從銀行獲取資金的企業,在信貸緊縮后無法獲得新的貸款,只能求助于民間金融,另一方面,利率上升體現了供求力量轉變和利率中樞上移預期。”
房產典當異軍突起
客戶不斷,月息上漲,典當行自然是生意興隆。隨著客戶的增加,他們收到的當品也花樣翻新,除了常規的房產汽車、黃金珠寶、古董字畫之外,股票、數碼產品等抵押品也經常出現在典當行。
有報道稱,溫州市區一客戶用自己的iPad做抵押,獲得典當行3000元的資金。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上海一典當行咨詢時,該公司卻表示,對數碼產品一律“拒之門外”。
“數碼產品的貶值太快了,而且現在個人業務占比下滑了很多。”一位接近典當行的人士對此指出,鑒于目前銀根緊縮的大環境,典當行的重心已經向企業用戶傾斜。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央視上周二(2月22日)的報道,隨著汽車典當業務的下滑,房產典當異軍突起、異常火爆,北京地區多家典當行都表示,房產典當業務量近兩個月增長了兩成左右。目前,房產典當已經占據了典當業務的半壁江山,其中除了個人資金需求外,中小企業的典當融資占據了大部分。
上述典當人士指出,北京限購政策出臺后,典當行對車輛抵押的折扣率和利率均有上升;而信貸緊縮導致銀行渠道的房產抵押受限,典當行的房產業務則成為一個天然的補充渠道。
“候補”亦須防風險
“雖然典當行按日計息,貸款成本比銀行高,但資金立等可取,不需要紛繁復雜的手續,因此和中小企業的需求比較契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和銀行不同,典當行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要求幾乎為零。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市場環境轉暖,信貸需求項目較多,但銀行信貸收緊,部分企業對市場預估不足而匆忙向典當行融資,是典當行近期業務增加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典當作為一種較為特殊的融資方式,其市場風險亦不可小覷。“近期民間金融活躍并不是一種健康的表現,貨幣緊縮帶來了民間金融活躍度的增加,但也是因為貨幣緊縮及其滯后效應,可能冬天還沒到來。”中信建投研報中稱,隨著房地產調控效應的顯現,即使房價不動,但抵押品(房產)的變現能力大幅降低,民間金融違約(風險)增加,這將對市場經濟的自生能力構成傷害。
|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www.jzqfr.cn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