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1-02-13 09:16:44
1月26日上午,北京首輪機動車購車搖號落定,1.76萬名申購者成為幸運兒,在18.7萬人的競爭中獲得了購車指標。此舉標志著北京進入“購車搖號時代”,今后每一名購車者都需經過搖號大關。
盡管管理部門為追求搖號的公平性殫精竭慮,設計了全套計算機方案,搖號過程也全程直播,但10.6:1的中簽率使網友對“北京搖號細則”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更加關注,許多網民更是提出了關于如何解決無效申請、作廢指標怎么處理、長時間搖不到號怎么辦、已擁有多輛車的家庭是否還有申請資格等4大質疑。
質疑一:假申請耽誤真需求怎么辦?
【質疑】在限車傳聞影響下,2010年北京機動車銷量劇增達歷史高峰的近80萬輛,即使按照這個被夸大的需求,每年24萬發號牌投放量,中簽率應該為3.33:1。然而,26日,通過審核合格的申請者竟然超過18.7萬人,中簽率低于10:1,而此前獲得申請編碼的單位和個人超過21萬,這其中的“假申請”讓真心想購車的網友十分焦慮。
網友“好味道”說,反正也沒事,申請一個搖著玩唄。網友daphenie說,大家有事沒事都一起慢慢搖吧。抱著這種態度的網友不是少數。當然,也包括為了獲得一個指標而全家老少齊上陣的。網友“大腦袋小細脖”說,為了讓搖中的概率大一點,已經把父親、妻子和姐姐全部動員上陣提交申請了。
有網友建議對無效申請者要進行懲罰。網友“雕刻時光”說,對于這種無效申請要進行閑置,凡是搖中不買的,暫停半年申請。
【回應】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按規定這些申請如果搖不上將一直保留在搖號的申請基數中,這將造成有真正購車需求的消費者搖中的概率變小。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周正宇說,搖到號后有6個月的有效期,今年是北京第一次進行搖號,是否有這個情況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將根據實際情況對政策進行調整。北京市交通委負責人表示,交管部門也注意到這個問題,針對搖中不買者,將進一步研究制定懲罰措施。
質疑二:作廢的號會不會被黑,場外交易如何管理?
【質疑】“假申請”多了,那么搖到號不買車的情況也將會出現,6個月后,這些作廢的指標如何處理,是就此消失,還是進入下一輪搖號,會不會有個人私下轉讓,會不會成為相關部門權力尋租的“縫隙”?
網友happy-to-be說,兩萬個指標,有一萬個不買的話,每個月就只增長一萬輛了。網友“有啥不說啥”說,本來指標就少,如果上半年每個月都有5000個人搖到號不買車,那么過6個月就會作廢。要是不能進入下一輪搖號,就意味著一年里就有3萬個號沒有變成車,也就是3萬個原本可以買到車的人沒有買到車。而這些號牌資源,會不會被相關部門“內定”給汽車經銷商或“關系戶”,讓人存疑。
【回應】北京市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治堵措施的規定,年度指標是固定的,作廢的指標將不再進行累計。而“內定”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指標都掌握在個人手中,相關部門沒有權力干預轉讓,過期就直接作廢了。
針對目前一些個人和公司將手中的號牌車輛“長期租賃”的問題,北京市交管局負責人提示,車輛“長期租賃”有很大的風險,例如車輛違章或發生交通事故時,車主都將承擔相關責任,而一旦將自己的指標“轉租”給別人,按照目前“一駕一照”政策,以后自己將不能再申請購車。
質疑三:誰會是最背的那個人?
【質疑】2011年1月,就有21萬多個申請,以后的申請者可能會越來越多,搖中的概率也可能越來越小,如果總搖不中怎么辦?這成為眾多網民擔憂的一個問題。
網友chinaroot說,每年24萬個指標,每個月2萬個,個人買車占80%。2011年1月份8天時間內就有21萬多人申請,相當于一年的配額,也就是說即使保持這21萬人在2011年全年都不變,以后的11個月不再增加更多的申請者,也起碼有一個最背的哥們要在年底才能搖到號。而北京現在近500萬輛車,有駕照的近700萬人,也就是說有200萬人有資格而且有可能申請購車,按照每年24萬的數量,肯定有一個最背的人要10年后才能買到車。
網友rbjaa01說,幾年以后,買個車將比中雙色球還難。
【回應】對此,北京市交通委委員王兆榮說,第一個月北京的申請達到21萬多個,而到目前為止累計是27萬多個,預計第二個月的申請人增長將沒有第一個月那么迅猛。而周正宇則表示,對于這個問題政府也有考慮,將根據今后的實際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質疑四:一家已有多輛車,為何還能申請購車?
【質疑】根據限購令的內容,規定提交申請的條件之一是個人名下沒有車,并沒有以家庭為單位。但現實情況是,經過奧運會單雙號限行和五日限行制后,很多家庭可能已擁有兩三輛汽車,但只在一名家庭成員名下。而申請新購車輛的很多的家庭,一輛車都沒有。
很多網友認為,讓這兩種家庭的成員在申請購車的過程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是不公平的。網友“寒心若冰寒”說,在北京,擁有多輛車的家庭數不勝數,針對房市,有限購二套房的政策,買車為什么沒有呢?有能力購買多部車的本地居民,就能理所應當的占用北京更多的道路資源么,這無疑在公共道路資源上的劫貧濟富!
網友“走過的橋比路多”說,政府應該把申請標準更加細化,包括申請人的家庭擁有車輛的情況,例如申請人的父母、配偶等名下擁有車輛的情況都應考慮進去,然后分門別類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劃分。即使不能強制禁止已擁有多輛車的家庭申購新車,也要在搖號概率上對無車家庭給予照顧,這樣才做到了公平。
【回應】王兆榮說,目前的政策規定是只針對個人,不針對家庭。現在只是搖號措施剛剛開始,今后將根據各種出現的情況對政策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調整,而這個過程總也希望廣大市民能夠積極地提出建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