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5 02:53:39
每經記者 何珺 發自北京
“政府要介入經濟適用房的開發中去,中央發國債時,直接從地方政府手里購買經濟適用房,這應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4月14日,中國社科院發布2010年《宏觀經濟藍皮書》,作為該書的作者,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理論研究室主任劉霞輝提出了如上觀點。
“為什么最近常說投資熱,消費不夠?”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解釋道,因為中國的城市化正處在大規模投資階段,一般情況下,只有在城市化率達到55%以后,消費率才會逐步上升。
除了政府要降低行政成本,以及推進中央政府主導下的全國社保體系的建設,劉霞輝認為,政府要介入經濟適用房的開發中去。
“城市化中的土地和住房是中央政府沒有介入過的,這與中國的土地所有制結構有關。中央政府從城市化、從農地征用中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也沒有干預。”他說,“但現在有所改變,中央發國債時,直接從地方政府手里購買經濟適用房,但數量小,這應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