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03-30 10:19:25
每經記者 江旋 發自北京
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僅牽動中國官方和相關行業,就在商務部副部長鐘山結束中美貿易磋商之后,3月28日,中國高等學府多位知名專家齊聚中國人民大學,討論"走向復蘇的全球經濟與人民幣匯率政策",與會的八大經濟學家一致呼吁國際社會冷靜、客觀地看待人民幣匯率,避免匯率問題政治化、情緒化。
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在美國訪問期間表示,人民幣匯率不是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因為貿易不平衡而強迫人民幣升值,否則對中國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的邏輯是完全不成立的。所幸當前兩國政府間關于人民幣問題交流溝通的渠道是暢通的。當前,美國正在實施擴大出口戰略,中國愿意擴大自美進口,希望美國放寬對華出口管制。同時,美國也不應限制中國出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貿易的平衡發展。
對于此次鐘山訪美的成果如何,觀察人士分析,可以明確的是,鐘山將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的態度,集中、清晰地向美國國會議員、政府官員進行了面對面的會談,真正解決匯率的問題的有利時機,可能會在今年5月份舉行中美高層戰略經濟對話。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陳雨露教授提醒,要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以防范資產價格泡沫。現在經濟增長最關鍵的問題是要避免出現內生的資產泡沫和泡沫經濟。"誰能成功管理泡沫經濟,誰就能實現經濟的無危機增長。"
對此,他建議,人民幣應繼續保持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爭取實現M2的增長不超過20%;采用常規與非常規貨幣政策相結合的方式調控資產價格,關注資產價格動向,尤其是房價,比如提升購房的首付筆或者是停貸第二、第三套住房。
對于在美國的壓力下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應該升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郭慶旺很形象地比喻到,就像每個人家里都有儲蓄,但是花多少,是否要全部花出去,這都要看家庭的支出計劃。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美國對人民幣施壓其實是一場政治鬧劇。
他風趣地說到,美國的政治分歧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大。共和黨叫囂著要在11月的中期選舉卷土重來。"中國人很榮幸,因為匯率話題成為了唯一可以維系兩黨的共同話題。"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偉認為,匯率政策應該服從于當前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和對于失衡的調整要求。現在還是要刺激經濟,而不是收縮政策,所以匯率保持穩定是渡過危機的要求。
他舉例到,2007年末到08年初,我們要防經濟過熱和物價上漲,"雙防"是外匯儲備增長太快,所以導致基礎貨幣透過外匯儲備的外匯帳款供給量增加量太多,那時我國主動加快了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和幅度,目的是控制外匯帳款的投放速度。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