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崗不好“站”基金經理主動要求回爐做研究
2010-02-26 03:53:19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與今年大部分崗位變動的基金經理路徑不同,李碩即將在結束新年的休假后摘掉基金經理的光環,重新回到公司研究崗做一名研究員。此前李碩一肩雙挑管理的長城久恒和長城雙動力兩只偏股型基金將由其研究部的同事阮濤接任。
非常態職業路徑
李碩是基金界的 “老人”,2001年加入長城基金后一直工作至今。與大多數基金經理一樣,他沿襲了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助理最后到基金經理的職業路徑。從2007年至今,他先后擔任了長城久恒、長城久富和長城雙動力的基金經理。
通常情況下,公募基金經理主動性地換崗都以另謀高就居多——公轉私或被同業挖角。但李碩在去年年底主動向公司提出,不再擔任基金經理而希望“回歸”研究崗從事行業研究工作。
有意思的是,此次接替他工作的阮濤也曾短暫擔任基金久恒的基金經理后改做行業研究員。
長城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由于公司投研聯系較為緊密,投資與研究崗之間常進行人事輪換。但事實上,不少內部培養出的基金經理都是在研究員中經過嚴格的選拔進而轉崗升級,而基金經理再“委身”做研究員的案例在業界并不多見。
業績重荷
歲末年初,不少基金經理調整都與上一年度業績考核有或多或少的關系。
從李碩管理的基金業績看,李碩在弱市中基金組合的防御性表現較好,但在牛市中便顯得動力不足。其管理的長城久恒在2008年表現抗跌,但在2009年上半年的上漲行情中,凈值爬升較為遲滯拖累了全年業績。其管理的另一只基金,長城雙動力的表現如出一轍。
談及于此,李碩顯得頗為謙虛,“可能是我在研究方面還差火候,需要再回來‘補課’吧,”他笑談。
但事實上,業績排名的壓力已經不僅是公募基金經理離職的外力,也成為部分“不喜歡投資過于短視”的基金經理離職的內因。
有基金經理稱,投資決策與單純的價值研究不同,要從多方面角度考慮,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也包括考核的導向。由于國內公募基金投資總體依舊看重排名,容易導致投資的短期化,這與部分基金經理的投資“原則”有所相悖。
李碩坦言,主動“引退”的主要原因是在嘗試過投資工作后,認為研究工作與自身的理想狀態更為契合。“研究工作相對單純,壓力也相對較小,更適合自己的職業偏好。”
人力暗流
李碩的換崗,還得到了一些同行的羨慕。據稱,并非有“退意”的基金經理都能如愿以償。由于基金經理整體處于緊缺狀態,因此,基金經理的請辭通常會受到公司領導的勸阻。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長城基金公司在此前一段時間較為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李碩換崗研究員才能夠得以成功。
此次李碩從投資崗撤退后,立馬有梯隊培養的研究員遞補上來。而同時,長城基金去年底還從業外引進人才,此前就職于招商銀行資金交易部的鐘光正新被增聘為長城穩健增利和長城貨幣的基金經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