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7 04:33:02
每經記者 翟敏 發自深圳
“剛住了兩個月又要搬家,房東當時也不說清楚,害得我要繼續找地方。”深圳南山區大沖村外來租客王藝昨日(1月26日)不無郁悶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在大沖村內,面臨著和王藝一樣困境的租客比比皆是。
這一切,都源于大沖村即將迎來的舊城拆遷。871戶居民最終將陸續拆遷,而今年3月為鼓勵拆遷的最后期限。改造完成后,昔日的“城中村”將一躍成為深圳又一豪華商業區域。這些房屋從當年建成到今日,按1.1萬元/平方米的補償來算,“身價”暴漲了幾十倍之多。
最大舊改項目將耗時8年
記者1月26日在大沖村看到,上千棟層數不一的自建房扎堆矗立在大沖村,遠處則是TCL、中興通訊、創維等現代化建筑。有租客如此戲稱這里的“握手樓”:“對面人家廚房炒菜沒鹽了,不用跑下樓去買,直接伸手借。”
這座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村落坐擁科技園、深圳大學,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大沖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書寫了深圳城中村的一段傳奇。透過大沖村口不遠處巨大的“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牌子,似乎也可見證大沖曾經的輝煌。
各類建筑物1400多棟,總建筑面積逾100萬平方米,居住人口6萬多人,改造面積達68.4萬平方米;改造方案則為按建筑面積實現1:1的補償,貨幣補償是每平方米1.1萬元。照此估算,大沖舊改將產生幾百個千萬富豪。正因為房屋數量眾多,補償金額巨大,大沖改造被認為是中國“最大舊城改造”項目。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大沖村改造簽約辦公室看到,不少村民拖家帶口來到此處,有的在咨詢,有的在看宣傳片,也有村民正在簽約。不少村民在戶型沙盤旁挑選著自己喜愛的戶型,現場還不時傳來小孩子的叫喊:“媽媽,我要住八樓。”
據簽約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三年之后將建成居民住宅樓,村民便可全部回遷,而全部工程完成計劃需要8~10年。屆時,可與深圳目前著名商圈“華潤萬象城”媲美的又一豪華商業區將在大沖拔地而起。
初建成本或僅幾百元/平方米
在深圳,如同王藝一樣,在類似大沖這樣的農民房中租住的人并不在少數,甚至很多來深圳打拼的“白領”也將“城中村”視為最為實惠、最為方便的棲身之地。
劉麗琴(化名)就是大沖村的一名普通房東。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沖村民,實際上她早在10年前便搬離了大沖村,而在深圳更繁華的區域購置了房產,平常委托熟人在大沖收租。
2000年左右,出租屋已經人滿為患,劉麗琴告訴記者,她同當地其他房屋業主一樣,采取了 “加建”、“拆分”的方法來增加出租房屋的數量。這一年,她的房屋從三層變成六層,而原本三室一廳的房屋也改成現在的七間小房。如此一來,房屋能夠容下更多的租客,劉麗琴也可從中得到更多收益。
靠收租過著瀟灑日子的劉麗琴一家,最近一段時間的精力再次投入到這個原本“幾乎不用操心”的地方上來。因為舊改,她不得不告訴租客,在3月份前全部搬離,因為劉麗琴已經簽訂了改造合約,再過幾個月,房屋將被拆除。幾年之后,她的房子將變成CBD商圈內的豪宅。
對于大沖村的搶建,改造方也并不諱言,大沖舊改項目宣傳部一陳姓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違建、搶建的情況確實存在。”當記者問及“違建所占的比例”時,他則稱“這個不好說”。
值得注意的是,與今日每平方米上萬元的補償相比,大沖村當初的原始建設成本顯得微不足道。
上述陳姓官員表示:“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建、搶建的成本越來越大,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初建設農民房的成本僅為幾百元/平方米。”
專家:對城中村應客觀看待
實際上,舊城改造一夜暴富,在深圳已經不再新鮮。但無一例外的是,無論是當初蔡屋圍最終得到1200萬元補償的“史上最牛釘子戶”,還是崗廈舊改“種房子”收獲一村富豪,到今日的大沖舊改誕生400個千萬富豪,無一例外都給予人們巨大的沖擊。
昨日記者在大沖村遇到了多名前去簽約的村民。對于外界認為一夜之間陡增的財富,他們均顯得十分謹慎,并不愿發表什么看法。并稱“改與不改,房子都在那兒,都是自己的資產。”而在尚未簽約的村民看來,甚至認為“與長期收租金相比,改造補償并不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
“對于當時的違建、搶建,還是應該給予客觀的歷史尊重。”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中村”確實存在大量違建樓房,這其中,也并不能完全說是沖著改造補償而去的。
宋丁說,“城中村”是一個特殊現象,是深圳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的特殊歷史產物。當年深圳快速的城市化發展占用了農村的土地,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外來人口進入深圳,而政府的居住用房建設卻比較滯后。那些大量涌入又沒有住房的外來人員,租房成了他們比較合適也實則無奈的選擇。
“一方面是外來人員的住房問題,另一方面是原住居民在失地之后的收入和安撫問題。‘城中村’一舉兩得,同時解決了工人無房和農民無地的尷尬。”宋丁稱。
財富同道會首席經濟學家王亮認為:“‘大沖現象’在深圳顯得更加典型,其中有歷史原因也有地理制約。深圳經濟的高速發展已經使得當初的農民房跟不上城市規劃;而背山面海也令深圳土地供應顯得日益窘迫。‘城中村’改造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相對其他城市而言,將面臨更多困難。”
相關鏈接
深圳城中村改造或提供27萬平方米保障房
深圳市從1997年開始嘗試改造“城中村”,按每鎮一村的辦法試點,“以政府為主導、規劃全面、制度跟上”。
2005年出臺《深圳市城中村(舊村)改造暫行規定的實施意見》,2006年起開始大規模改造“城中村”。
規劃中以土地系統控制為核心,以合理引導鄉村工業相對集中發展、村民住宅聯建統建為基點,逐步摸索出一條“經濟、建設、環境協調發展”的農村城市化之路。
深圳市率先成立區級城市規劃委員會,以法定圖則的編制和實施作為法制決策的保障。強調在探索村鎮規劃管理時,引導“農民上樓、工業進園”,實現“規劃下鄉”。
但由于牽涉面廣,城中村改造一直是一個難題。近期引起廣泛關注的崗廈、大沖改造項目均是經歷了長期籌備或拉鋸后方才啟動的。
近期獲得通過的深圳7個舊改項目包括南山區1個,鹽田區1個,寶安區3個,龍崗區2區。分別是南山區灣廈村改造專項規劃;鹽田區上坪村改造專項規劃;寶安區寶城26區改造專項規劃;寶安區沙井新沙改造專項規劃;寶安區松崗碧頭舊村改造專項規劃;龍崗區龍城回龍埔改造專項規劃;龍崗區南灣樟樹布村改造專項規劃。
根據改造規劃方案,上述項目實施后,各改造點內的城市面貌、品位、功能、環境、配套等都將有質的飛躍。針對外界關于城中村改造后,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規劃顯示,上述項目中,其中有5個項目改造后將提供總量近27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
NBD綜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