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3 02:31:54
目前的貨幣政策環境,不就像有著夏日表象、卻實際上已經是隆冬的北京清晨的風嗎?
每經記者 李偉
2010年開年后的股市,即將滿月。在經濟V型反轉的欣喜中,劇烈動蕩的市場卻沒有給投資者帶來一絲一毫希望的亮光,反而在向下蹦極的驚險游戲中,讓參與者損兵折將。
2009年12月份和年度宏觀數據本周在萬眾期盼中出爐。一份靚麗的2009年期末考試答卷,在得到高分的同時,隱藏在試題中的那些深刻、難解的矛盾和糾錯,卻留給了2010年的市場。
我們看到,在去年四季度GDP達到驚人的10.7%和年度GDP達到8.7%的同時,全年新增貸款也達到了創紀錄的9.7萬億元人民幣,貨幣供應量也達到了創紀錄的60萬億元。再看看由此帶來的12月CPI和PPI的快速增長,這些數據如此強烈地碰撞、疊加在一起,讓這張得高分的年終試卷,在令人欣喜之后,立即顯示出它令人強烈不安的面目來。
股市就在這不安中,小漲暴跌,神經質地進行蹦極表演。
在2009年末各大券商所做的3600點甚至4000點以上的眼花繚亂的策略報告后,《每日經濟新聞》以《2010增長的煩惱》為主題,也做了一個年度策略報告。現在看來,那些我們當初擔心的“煩惱”正漸次而來,有些煩惱來得比預想的還快。
為了審視目前的市場,且得出盡可能正確的結論,我們必須認真觀察造就2009年牛市的基礎性原因。縱觀2009年牛市,我們一直認為,三大基礎性因素貫穿始終:經濟復蘇的預期以及復蘇本身,是2009年牛市的最大牽引力;密集的刺激政策,是市場持續上揚的興奮劑;巨量、泛濫的流動性體系,是牛市直接的推進器。而現在,這三大基礎性因素,相繼發生著改變:復蘇已從預期變成了現實,這對于炒預期的股市來說,已產生了審美疲勞;刺激政策從“密集出臺”在向“漸次退出”演變;巨量的流動性雖然短期還將維持,但隨著政策的逐步收緊,這些流動性最終也將被吸收。
那么,我們來審視2010年的市場,有無新的上漲驅動力接替這些牛市基礎性驅動性因素呢?至少現在我們還看不出來——這也是2010年元旦以來,《每日經濟新聞·證券周刊》持續提示風險的根本原因。
除了股市估值因2009年大漲已經高企,今年還有很多新的不確定性因素在增加:大小非和全流通;新股擴容、再融資和國際板;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帶來的做空機制等。在這些不確定因素中,大小非和全流通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今年將是市場徹底實現全流通的一年,這將是一個滬深股市歷史性的重大事件。巨量的股改大小非、新股限售股將解除限售,市場將進入一個徹底意義上的全流通時代。記得在《復蘇2009》特刊中,在論證2009年巨量解禁的大小非不會對市場造成危害的原因時,我們談到了三個理由:一是股指處于上漲初期,股價向上是確定的,大小非不會賤賣;二是寬松的貨幣政策造成低廉的資金價格和融資的便利,大小非沒有減持股票套取資金而支援實體經濟的壓力;三是股東在低位減持,反而會造成市場上投資者對解禁大小非的追捧和接盤。可是,今年應該變了。股價高企后,多數大小非(特別是非國企)面對如此暴利,不會當傻瓜而沒有減持拋售沖動,正所謂“不賣白不賣”,“傻瓜才不賣”;而貨幣政策收緊后,面對獲取資金的困難和資金價格的高漲,部分大小非迫于實體經濟資金需求,也可能被迫減持。如此等等。
因此,我們對影響2010年股市的因素可以做一個基本概括:2010年,宏觀政策的變化將是股市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巨量解禁的大小非將成為股市最大的不穩定力量;通脹預期和現實的通脹將成為股市最大的擾動因素。
而就目前來講,貨幣政策事實上的轉向,將是對股市最現實的考驗。上周六,央行相關負責人明確宣布,調高存準率不是貨幣政策的轉向。許多監管層官員和學者們也紛紛認同這個觀點。可是,現實畢竟是現實。貨幣凈回籠、三率調整、信貸收縮、房地產政策轉變,此類調控政策密集出臺。在一個“不變”的表象下,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這就像昨日的北京清晨。
早晨7點剛過,睜開惺忪的睡眼,落地窗的玻璃已被罩上一層柔柔的霞光,鱗次櫛比的高樓沐浴在溫馨柔和的朝霞里。抬眼遠望,雖然天空已被高聳入云的無數高樓樓頂撕扯得破碎不堪,但在萬丈霞光的映射下,依然顯出碎片式的湛藍而美麗。更遠處的天邊,太陽正冉冉升起,把天邊的云彩染得多彩而絢麗。
多么晴好的日子!宛若夏日來臨。
然而,那霞光的冷峻和清冽,那街邊沾滿污漬的尚未融化的積雪,那窗外傳來一陣緊似一陣、奔突呼號、凄厲嘯叫的北風,立即讓我明白,這不是夏天!在這看似熱烈夏日的表象下,骨子里卻已然是冬天的最深處了。
目前的貨幣政策環境,不就像有著夏日表象、卻實際上已經是隆冬的北京清晨的風嗎?
短期指數的走勢誰也看不清楚,也許會維持震蕩運行的趨勢。但是,誰都清楚,可能那最后的晚餐即將到來,大家現在正在做的,就是與那即將到來的時刻賽跑而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