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提車難”達高峰 今年車市或前高后低

2010-01-05 05:42:52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陳喆  實習記者  伍雨石發自北京

        去年下半年一直延續到今年年初的提車難現象,讓人想起了那個曾經所有商品都要憑票供應的年代。不管是找關系、走后門,還是多掏錢、搶排隊,廠家和經銷商還是稱沒有車。春節前的傳統旺季,碰上購置稅優惠幅度的縮水,讓“提車難”在年終歲尾達到了高峰。

        記者在元旦期間走訪車市發現,盡管購置稅新政已經實施,但是車市火爆依舊,RAV4、新皇冠、i30、天籟、悅動等熱門車型仍然供不應求。這種現象會否在整個2010年持續?

【現狀】

熱銷車型基本沒車

        記者近日在北京地區部分汽車市場調查得知,目前眾多市場熱銷車型均無現車,消費者下訂單后,少則要等一兩個月,多則要等到今年年中才能提到車。

        就記者采訪的情況來看,睿翼2.0升手動擋沒有現車,經銷商無法承諾這款車的準確提車時間;江淮和悅與和悅RS,首批預訂的客戶最快只能在春節前提車;雪佛蘭科魯茲4S店無現車,提車至少需等待一個月;POLO也基本沒有現車,排隊至少要等一至兩個月;東風雪鐵龍C5需要等到1月中旬提車;三菱藍瑟·翼神訂車等待時間同樣也在一個月左右;奇瑞A3要等半個月;瑞麒G5要等1個月;騏達、頤達需等兩個月。漢蘭達至少要等到今年5月份才能提車;寶馬X6至少要等到1月中旬;奧迪Q7全系無現車,提車至少要等到今年3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車型在提車需要長時間等待的情況下還要加價。其中,新奧拓無現車,等待時間無法確定,加價4000元優先排隊;CR-V加價8000元,至少要等3個月;第六代高爾夫下個月提車需加價1萬元;速騰1.4T預定周期5個月,加價一萬元……

元旦車市依舊火爆

        因為沒有車,消費者此前期待的以往出現在年底的價格戰在今年成了泡影,但堅挺的價格沒有擋住消費者的搶購熱潮。元旦期間,盡管北京大雪影響了客流量,但車市依然火爆。

        “購置稅優惠幅度減少并沒有影響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再加上春節前是傳統購車旺季,因此電話咨詢的消費者依舊非常多。”東風日產東方華中專營店鄭經理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雪天的確影響了客戶在元旦看車的積極性,但市場上提車難現象依然突出,尤其是1.6升中高端配置的車型缺貨問題較為明顯。”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商務經理郭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春節前提車難現象很難得到緩解。”

        在未受天氣影響的廣州市場,元旦車市像平時一樣火爆。“元旦期間看車的客戶比平時多很多,目前看來消費者購車熱情并沒有受到購置稅調整的影響。”一汽豐田廣州經銷商廣保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唐經理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目前RAV4、新皇冠等熱門車型只有極少量的現車,如果有顏色等個性化要求,則需要提前預訂。”

上市新車備受追捧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僅是高爾夫6這樣的熱門車型缺貨嚴重,最近上市的一汽豐田新皇冠,起亞SOUL,海馬丘比特以及3個多月前上市的北京現代i30等新車都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

        北京華通豐田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一位業務經理表示,“新皇冠上市后市場反響良好,目前僅有少量現車。配置方面,如果有更多的需求都需要提前預定,提車至少要等待一個月左右。”

        “悅動銷售狀況仍然非常好,上市4個月的i30也得到了消費者認可,目前沒有現車,跟北京現代訂了一批貨但還沒有到店,購車需要等一段時間,”北京現代勝鴻都市場部梁先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起亞SOUL、海馬A0級家轎進化車型丘比特盡管上市不久,但在投入市場后同樣收到了很好的反饋。據東風悅達起亞和海馬汽車的4S店銷售人員介紹,目前購買起亞SOUL和海馬丘比特盡管不用排隊,但現車也并不充足。

【成因】

車企年初準備不足

        車市貨源的緊張,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罪魁禍首。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從2008下半年開始,世界各大汽車企業便紛紛陷入銷量大幅下滑的窘境,國內外眾多汽車生產商均作出了2009年汽車銷量將大幅下滑的判斷。由于對2009年市場表現預計不足,眾多國內外汽車廠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縮減產能應對危機。但令這些汽車巨頭們沒有想到的是,2009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一枝獨秀,供應商的產能成為制約市場表現的重要因素。

        雖然汽車市場熱銷讓廠家急于提高產能,但是整車生產牽扯到復雜而龐大的零部件供應體系,且相對于整車生產廠家,零部件供應商的擴產更需要時間。

        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由于各汽車企業在去年年初對市場估計不足導致產能緊張,現在要一下子改變不太可能,預計這種現象要一直持續到今年4月份才能緩解。

        另外,雖然去年很多廠商都發布了自己的新車型,但由于很多車型都是共線生產,例如一汽B50、B70和馬自達6、睿翼共用一套生產線,排產困難也造成許多車型有價無市。

政策影響消費心理

        去年年底前公布的購置稅優惠調整方案導致歲末出現搶購潮,也是造成提車難的原因之一。

        根據新的購置稅優惠調整方案,售價10萬元左右的1.6升排量乘用車,在今年1月1日前提車可以為消費者節省2000多元。

        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副總經理顏景輝告訴記者,年底本身就是購車的高峰,優惠政策延續的消息確定后,亞市的客流猛增。數據顯示,2009年12月份前10天的交易量,比2008年同期增長了53%,  比11月份增長了10.3%。

        賈新光認為,由于政策出臺的時間比預期的12月底要早不少,因此年底出現銷售異常火爆的局面很正常,畢竟大多數人都會搶在這個時間點多享受2.5%的購置稅優惠。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議秘書長饒達表示,由于去年汽車市場的銷售量漲勢過快,國家對汽車購置稅的優惠幅度做出小幅調整,這對2009年底車市的刺激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經銷商無任務壓力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經銷商沒有銷售壓力,囤車過年賺取差價以及不愿向廠家訂車也是造成市場無車的因素之一。

        有經銷商向記者表示,由于去年已經提前完成了廠家下達的銷售目標,年底拿到廠家的銷售利潤返點已經沒有問題,所以部分經銷商就在年底囤積車輛,打算利用加價來賺取利潤。不過這位經銷商也坦言,由于現在很多企業對經銷商訂貨控制得很嚴,囤車的只是極少數經銷商。

        此外,由于沒有任務壓力,加上擔心廠家無法準時提供車輛而導致現有客戶流失,也有部分經銷商不愿意在年底前再接受訂單,這也造成了去年年底車市無車可賣。

        增加年底資金流動速度,避免資金被套,也是提前完成任務的經銷商不愿在年底前再接受訂單的原因之一。

        據悉,早在2009年10月份,很多汽車廠家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已完成了全年的產銷目標。2009年10月14日,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正式宣布完成2009年預計的38.8萬輛產銷目標,成為率先“過年”的車企;而自主品牌奇瑞去年1~9月份售車33.76萬輛,并將去年年初的41.9萬輛銷售目標調高到了45萬輛。記者走訪的多數經銷商也都表示,在去年11月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廠家下達的年度銷量任務。

【前瞻】

提車難將有所緩解

        業內人士認為,購置稅優惠幅度的減小,2009年車市火爆對汽車消費的透支,以及汽車企業在產能提高后對市場供應的加大,都會在今年逐漸改變目前車市缺貨嚴重和供不應求的狀況。

        “目前提車難仍沒有緩解,跟春節前夕是傳統汽車銷售旺季有關。”郭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車市相較于去年的增速肯定會有所減緩,加上車企投放市場的產品數量增多,供不應求的情況將逐步得到緩解。

        “2009年銷量的增長是來自于上一年的客戶積累,今年車市增速將保持在15%左右。”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偉表示,今年車市仍然有著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出現市場方面的調整。隨著市場結構的優化和車企準備充足,今年提車難現象將不會像去年那樣嚴重。

        “和以往經銷商通常采用的饑餓營銷不同,去年以來的提車難是真的因為貨源不足。”某品牌汽車經銷商業務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車市變成“賣方市場”是不正常的現象,隨著廠家供貨的增多,以及汽車購置稅優惠縮水的影響,市場供求關系將會逐漸恢復平衡。

今年價格戰或重現

        對于未來的走勢,賈新光表示,今年車市走勢肯定是前高后低。

        在賈新光看來,汽車市場周期不是1月到12月,而是當年7月到下一年6月。2008年是前高后低,2009年是前低后高,2010年又將是前高后低。賈新光預測,今年上半年的車市會延續去年的形勢,但是下半年由于基數抬高了,政策的效應開始減弱,會開始出現一些困難。

        另外廠家大幅擴產,也將加劇今年車市的競爭形勢。據悉,東風日產、一汽大眾、廣汽豐田、上汽通用五菱等目前都已宣布了擴充產能的計劃。據不完全統計,宣布產能擴張計劃的企業已經有10多家,如奇瑞汽車計劃投資300億元擴大產能,長安汽車在多處基地全面擴產,通用汽車計劃在5年內再建新廠以滿足市場需求。

        從經銷商的角度來看,今年廠家肯定會增加經銷商的銷售任務,一旦市場增勢放緩,在今年年底前,經銷商沒能完成任務,為了能拿到廠家返點,在去年年底沒有出現的車市價格戰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打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