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1 04:44:36
每經記者 楊羚強 朱玲 張敏 翟敏發自上海 廣州 北京 深圳
12月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說,今年房地產有了比較快的恢復,房價在一些地區和城市上漲過快,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視,并提出了四項降房價的措施。這是溫總理在一個月內第三次對房價問題表態。
在政府重拳整治之下,上海和北京的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已經開始下跌,上海甚至出現了二手房降價的個案,但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四地的實地采訪看,宏觀調控對各地樓市的影響才進入到第一階段,3月份或許才是宏觀調控效果真正顯現之時。
上海:
成交下滑 開工量暴增
與其他幾個一線城市相比,上海對政策的反應可能最為明顯。方方地產咨詢機構的監測數據表明,2009年12月1日~27日,全市商品房供應量為245萬平方米,環比略有增長;但整體交易量為257萬平方米,環比下滑一成左右。與此同時,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也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
在中央和上海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下,有業主開始降價賣房。21世紀不動產最近成交的一套金宇名邸251平方米的四房,9月份的掛牌價為490萬元,而12月份的最終成交價為440萬元,成交價較掛牌價下降約10%。
但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中心分析師黃河滔說,這些降價房源只是個案。由于業主心態未有根本改變,成交均價仍呈慣性上漲態勢,各區縣的二手房實際成交價格較11月份仍有2%~3%的小幅上升。
搜房網的最新調查顯示,上海大部分購房者的看房時間正在延長。21世紀不動產上海銳豐延吉中路分行經理李海平說,營業稅的政策調整使20%~30%的看房客戶買房意愿降低,對后市調整流露出觀望情緒。
除成交量銳減外,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的開工量出現大面積的增加。上海市規土局網站顯示,12月份上海申請規劃建設許可證并獲得批準的商品住宅項目比11月份多出一倍多,達到35個左右。不僅合生國際廣場、富力桃園等知名樓盤在12月開工,連一些早在在2000年前后便已建成售完的“古董級”地塊上的項目,如薔薇二村、四村的二期,以及一些內環內多年未動工的地塊也在12月開工建設。
上海一二手房成交量的下跌和開工量的大面積增加,似乎說明宏觀調控政策已逐漸起效。但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陸騎麟表示,12月份是傳統淡季,成交量環比下跌并不奇怪。與2007年、2008年相比,今年12月份成交量還是增加的。他認為,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是中長期的,真正效果要等到明年3月份才會顯現。
廣州:
房價仍在小幅上揚
自11月廣州一手房均價飆升到1萬元/平方米后,年末不少樓盤趁勢推出,房價也上浮了不少。
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官方網站顯示,2009年12月26日,包括增城、從化、花都等遠郊在內,廣州共有93個樓盤324套住宅成交,成交總面積達3.67萬平方米;27日,共有72個樓盤313套住宅成交,成交面積達3.8萬平方米——12月最后一個周末的成交量比11月增加了近100套。
27日,記者走訪新世界中國地產銷售現場,此次發售的東方新世界星暉樓盤,雖然最低價已達1.8萬元/平方米,但當天推出的100套房源仍很快銷售一空。而在9月份,該樓盤最低價格為1.6萬元/平方米。
星河灣于9月26日開盤的海怡半島,開盤價格僅2.3萬元/平方米,如今均價已漲至2.5萬元。截至12月17日,該樓盤簽約額已達20億元。對于目前政策因素,海怡半島營銷中心蘇俊華表示,由于幅度有限,漲價對客戶群的影響甚少;同時,高端樓盤受政策影響很少,因為客戶群收入穩定。
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公布的11月官方數據顯示,11月份,一手住宅交易均價達10282元/平方米,中心六區的均價已達1.3萬元/平方米,交易面積占全部面積的近五成。
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表示,從10月下旬開始,廣州一手樓市場就開始下降,12月份趨于明顯,環比下降達到20%~30%,但價格仍小幅上揚。目前仍是以改善型的買家為主,大部分剛性需求的置業者出手都比較謹慎。此外他表示,目前許多開發商銷售速度減慢,收籌的比較多,大家都想將成交量放在2010年來計算,沖鋒明年。
北京:
12月成交環比下降17.3%
在高速運行了近一年后,年末北京房地產市場已有“剎車”的趨勢。
北京市房地產管理網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今年北京商品住宅累計成交175289套,成交面積2005萬平方米,創歷史新高。同時,截至12月26日,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已經達到了272814套,同樣創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受政策預期影響,近期市場成交與供應均呈萎縮態勢。截至27日,本月北京成交商品住宅期房9760套,環比下降17.3%。同期,獲得預售證的項目為28個,商品住宅供應套數為7772套,環比分別下跌24%和29%。
搜房網新房數據研究中心研究員楊程成向記者表示,12月前半月與后半月,市場成交有明顯落差。受政策調控的影響,從11月開始的恐慌性成交開始緩和,市場預期趨于穩定。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市場庫存大幅消解,至少到明年上半年,供需關系將十分緊張,這將使房價維持在相對高位。來自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8日,北京市可售期房住宅為60886套,與年初的11萬套相比,減少近半。此前,期房庫存還一度降至不足6萬套。
另一方面,北京仍然在加大供應。28日,北京市國土局表示,明年北京計劃供應的住宅用地將不少于2500公頃,是今年的兩倍多。其中,保障性住房面積將占到50%以上,此外,商品房供應中也將提高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
北京市國土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北京共推出經營性用地1457公頃,相當于去年全年的262%,其中包括住宅用地1072公頃。同期土地成交額約845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900億元。
深圳:
一二手房成交差距擴大
最近深圳的天氣陰雨綿綿,但這并沒有澆滅購房者的熱情。最近一周的深圳樓市,一手房量價齊升,二手房則繼續放量。
12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深圳近期入市的東方新天地廣場銷售處看到,該樓盤最終以20套的成交量居于深圳市樓盤成交排行榜首位。數據顯示,27日當天全市共成交新房101套。
上周(12月21日~27日),深圳一手房市場總體呈現出量價齊升的態勢。世聯地產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周總體成交1118套,環比上升20.2%;同時,成交均價為26195元/平方米,環比上升17.6%。
二手房繼續放量,成交首次突破7000套大關,創下7291套的今年最新周成交紀錄,環比上升22.7%。5個交易日單日成交量都在1200套以上,周三至周五連續三天成交量穩定在1600套左右;周成交面積達到62.7萬平方米,比前一周上漲23.6%。一、二手房成交量的比例為0.15:1,成交量的差距較前周小幅擴大。
業內人士指出,優惠政策即將到期是二手房成交量猛增的主要原因,一手房成交的持續低迷說明新房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預計明年1月1日之后,二手房成交將會大幅萎縮。
分析認為,近期二手住宅市場持續“高燒”,成交量、成交價均創歷史新高,這令部分購房者持幣觀望。導致觀望的原因,除了價格處于高位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近期政府調控樓市的政策頻繁出臺,各方對這些政策的反應不一,從而令2010年的樓市走向變得模糊。
觀點
開發商也觀望政策3月或將顯成效
在樓市總體成交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上海、北京等地的開發商紛紛選擇了觀望。一家上海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上海的商品住宅新推樓盤只有27個,與11月、12月份每月三四十個樓盤的供應量相比,上述樓盤供應量顯然要低很多。
此前,每經記者曾采訪了在11月創造銷售佳績的龍湖·藍湖郡、昆山珠江御景等樓盤,對于會否因項目熱銷和軌道交通11號線通車的利好在明年1月份加推新房源,對方的回應是“新房源開盤至少在明年二三月份以后”。
和他們的表態相同,記者接觸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開發商紛紛表示,明年3月份才會推出新房源銷售。
盡管中原地產發布的報告認為,由于2008年的開工量減少,導致2010年上半年市場供應仍然緊張,但這并不是導致開發商紛紛延后推盤的原因。
珠江地產集團的相關負責人說,進入年底后,公司的貨源充足,北京摩爾國際、江門御景山莊、南海峰景灣、成都珠江新城國際等項目都即將開盤。由于增加大了商業價值含金量,提高了項目的性價比,珠江地產對明年業績的預期甚至高于今年。和珠江地產的情況相同,其他一些開發商也會在明年增加供應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開發商市場經理透露說,開發企業延期開盤銷售,也是在“觀望”。尤其是在今年市場成交量創紀錄后,開發商也開始 “心惶惶”。“不要說現在有那么多宏觀調控政策頒布,就是沒有調控政策,開發商也要停下來觀望。原因很簡單,今年的樓市太好了,房價已經超過了經濟增長的速度了,而這種情況絕不可能持續很久,市場一定會出現調整。”
出于這樣的預期,明年3月份將成為開發商們試探水溫的重要時點。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陸騎麟認為,宏觀調控的效果,要在明年3月份才能正式顯現。明年3月份,或許才是樓市“變天”的時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