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5 04:23:26
在上網電價的多次上調以后,電力企業消化煤炭漲價能力已有一定的提升,而且從發改委態度來看,一旦煤炭價格上漲過大,發改委很可能將實行煤電聯動,再次上調電價的可能性仍存在。
每經記者 李智
由于2008年煤炭價格的暴漲,電力行業是當年A股“最虧”的行業,板塊個股也因此成為1664點反彈以來的落后者。不過,“漲價”可能又將成為明年煤炭購銷的關鍵詞。部分業內人士表示,2010年或又是電力企業的“寒冬”。
不過,從近日電力板塊個股走勢來看,并未出現想象中的頹勢,這應該如何解釋?
股價未被利空擊垮
在去年的煤炭訂貨會議上,以五大電力集團為首的電力巨頭們組成了堅固的聯盟,就2009年合同煤價問題和各地煤企進行了長達半年的“頂牛”。不過,電力企業的這種堅決在今年沒能得到延續,面對電煤缺口,一些電力巨頭早已和煤炭企業簽訂了不同程度的漲價協議,其中價格最大漲幅甚至達到了20%以上。
去年因為煤炭價格的上漲,電力行業曾面臨全行業虧損的尷尬,火電龍頭華能國際(600011,收盤價7.78元)虧損額達到37億元,位列當年A股上市公司虧損榜前列。在巨虧的陰影,目前電力企業業績已有所好轉,但根據天相投顧統計的數據,在2009年,電力行業漲幅處于全市場倒數第三位。
“煤炭價格上漲早在意料中,不過電力股這幾日的表現并不差,水電股還不乏一些亮點。”一位私募人士表示。交易軟件顯示,本周以來上證指數微漲1.27%,華能國際、大唐發電(601991,收盤價8.80元)等主要火電企業漲幅基本與指數持平。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三復牌的水電股桂冠電力 (600236,收盤價7.79元),在停牌四個交易日后非但未補跌,還出人意料地走出兩根陽線。
來年關注成長型電企
為何利空的襲擊仍未對電力板塊造成太大影響?國都證券分析師魯儒敏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情況也許沒有想象的那么差。對上市公司來說,煤炭價格的漲幅并未完全確定。另外水電火電同網同價的改革方向也為市場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另一位分析師表示,在上網電價的多次上調以后,電力企業消化煤炭漲價能力已有一定的提升,而且從發改委態度來看,一旦煤炭價格上漲過大,發改委很可能將實行煤電聯動,再次上調電價的可能性仍存在。
在投資策略方面,分析師楊治山的年度策略報告中表示,從規避煤價風險出發,成長型電力公司在2010年上半年更受青睞,可以重點關注以下三類公司。一是電源結構合理,成長性好,資產注入預期強的大型公司,如內蒙華電(600863,收盤價7.51元)、國電電力(600795,收盤價7.25元)等。二是主業穩定,非電業務可能超預期的寶新能源(000690,收盤價9.40元)等公司。三是具有估值優勢的公司,如華能國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