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09-12-10 11:56:26
每經記者 馬駿骎 發自上海
美商會12月9日發布新一期《2009年度中國商業報告》指出,金融危機背景之下,中國日益成為美國企業越來越重要的“吸金”地區,美國企業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關注度顯著提升,他們對在華投資未來五年前景的樂觀度創下新高。不少企業有計劃向中國二、三線城市擴張,而成都、武漢、蘇州為最受歡迎的三大國內投資目的地。另有四成美國企業指出,人民幣升值對其帶來負面影響。
美商會此次報告基于對369家會員企業進行調查后所得出的結果而成。在金融海嘯下,2009年對大部分美國企業充滿挑戰。相比兩年前約88%的受訪企業表示在華營收出現同比增長,2009年這一數字則大幅下降至47%,與此相對應的是,報告收入減少的受訪企業比例上升到39%,為1999年以來最高。在盈利能力方面,2009年第一次調查時,26%的受訪公司表示盈虧平衡或者略虧,今年這一數字則上升到36%。
隨著海外市場不斷遭遇危機重創,中國大陸市場的重要性卻在今年的調查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中國市場正在成為全球的一個亮點,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重視在中國日益增長的國內市場競爭,”上海美商會總裁傅絲德表示。
調查數據顯示,十年前58%的受訪企業表示中國市場的利潤率低于全球水平,如今這一比例則大幅下降至30%以下。超過40%的受訪企業表示中國的利潤率“高于”甚至“大大高于”全球水平。而在利潤率方面,與全球相比,中國市場依然穩定保持著優勢,中國也在不斷實現從制造基地到主要市場之一的地位轉變。仲量聯行中國區董事、上海區研究部總監柯志謙表示,更多美國企業來華的目標已經轉變成中國市場本身。數據顯示,2009年59%的受訪企業稱在華運營的主要戰略是進入中國市場,而去年這一數字僅為39%。同時以出口美國市場為首要目的的受訪企業卻從去年的21%降至16%。
對于未來,在華美國企業預期仍比較樂觀,82%的受訪企業預期2010年收入將高于2009年,64%的受訪企業計劃2010年增加在華投資,僅5%計劃削減投資。此外高達九成的受訪企業對今后五年前景表示“樂觀”或“略微樂觀”,其中表示“樂觀”的比例達到2000年以來最高。
盡管收入增長困難,仍有四分之一的受訪公司表示計劃向二線、三線城市擴張,大部分企業指出這樣做是為了增加市場延伸范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