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09-12-09 08:41:43
公司是我國純堿行業七巨頭之一, 擁有年產純堿60萬噸,化肥40萬噸的生產能力,產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均居國內第五,是名副實的化工龍頭。
公司努力推廣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開發,集成應用了一批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的資源綜合利用與節約技術, 逐步形成完善的資源能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回收利用的技術體系,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形成了一批循環經濟產品集群,夯實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基礎。如今,公司內部生產鏈的循環,生產出資源綜合利用的產品有:利用純堿蒸餾廢液生產的15萬噸/年氯化鈣, 利用純堿生產過剩二氧化碳和廢堿液生產的5萬噸/年小蘇打, 利用過剩二氧化碳生產的2000噸/年倍半碳酸鈉,利用白泥生產的2萬噸/年生態寶等十幾種產品。其中, 利用白泥生產的2萬噸/年生態寶由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聯合開發,已投入生產,白泥與二氧化硫雙向治理實現了以廢治廢,節能節材,同時解決了電廠脫硫和堿廠白泥治理兩個難題,也實現了企業間的互利共贏。青島堿業每年產生的21萬噸干基白泥將全部得到資源化利用, 在世界純堿行業首家實現了白泥在電廠二氧化硫減排方面的資源化利用,使氨堿法純堿生產技術轉變為一種綠色生產工藝。成本下降,循環經濟效益提升,這是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最近化肥產品連連漲價,臨沂海關一位負責人說到,我國化肥生產對國際原料市場的依賴偏大,“鉀全國一年需求量逾1300萬噸,其中約1000萬噸需要從國外進口,近一年來,國際鉀價上漲迅速,已從去年的一噸1700元漲到如今的一噸4800元—5000元,上漲了180%;磷肥的主要原材料是硫磺、磷礦等,我國年進口硫磺也超過1000萬噸,占全球硫磺供應1/3。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硫磺價格一路飆升,如今已由去年同期的一噸70美元,飛漲到一噸700美元,上漲了10倍之多,磷礦也漲了50%左右。”
技術上,該股從去年末到今年初漲幅不到一倍,從7.29大跌后連續的橫盤整理已經將K線形態完全修復,各條均線上翹,有沖破7.79高點之勢。配合化肥漲價的外部利好,該股后期會有良好表現。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