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2 04:12:55
每經記者 嚴翠 發自南寧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這句話用來形容今年如“過山車”般的廣西香蕉市場實在很合適。
七八月時能賣到1.9元/公斤的香蕉,如今幾毛錢一公斤也不一定能賣出去。廣西南寧壇洛鎮一位蕉農滿滿一拖拉機的香蕉,只賣了121元錢。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赴中國 “香蕉之鄉”——廣西南寧壇洛鎮等地調查,發現少數賣得早的大戶,香蕉平均價格高達1.9元/公斤,賣得稍晚些的香蕉售價至少0.6~1元/公斤,而現在的香蕉售價只有0.4~0.8元/公斤了。
“今年廣西香蕉滯銷的主要原因就是產品過剩,銷路不通,這是典型的‘以產促銷’的產業模式帶來的后果。”廣西鑫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蘭桂華表示。
香蕉豐收 蕉農發愁
從南寧市市區出發,向西北方向行30多公里,記者便來到了著名的“香蕉之鄉”——廣西南寧西鄉塘區壇洛鎮。但在這收獲的季節,本該笑逐顏開的蕉農們臉上卻滿是愁容。
121元,這是蕉農馬瑞偉滿滿一拖拉機香蕉換回來的錢,“你幫我算算,今天這121塊香蕉錢,共有24弓(一弓為一顆香蕉樹的所有香蕉),每弓賣多少錢?才5塊錢!”
馬瑞偉手拿收據單給記者看,淚水在眼里直打轉:“我家總共十幾畝地,就有十畝種成了香蕉。一共1200株左右,每株投入至少25塊錢,現在忙了一季,換來的卻是每株要虧損20塊錢。賣一車香蕉的錢,還得搭上60塊錢才能買一包最便宜的復合肥(180元/50公斤),要買好的復合肥,兩車香蕉還得添幾塊錢才能買上(250元/50公斤)。”43歲的馬瑞偉,頭發已經白了三分之二,香蕉是他家主要收入來源。
馬瑞偉說,其實他并不算村里種香蕉多的,其他鄰居們種得更多,但也虧損更大。站在馬瑞偉旁邊的一位60多歲的大爺說,他種了30畝香蕉,現在才賣了一半,還有一半香蕉扔在地里沒管,“便宜得太過份了,熟了都不想去收,干脆留在地里給老鼠吃算了。”
其實,政府部門最近給予蕉農很大支持,比如各地的愛心香蕉收購站,收購價為1元/公斤。但據介紹,“愛心香蕉”一個鎮只有4個收購點,每個點一天只收5萬公斤,這對于壇洛鎮的幾十萬噸香蕉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
“整個壇洛鎮共種植25萬畝香蕉,今年預計產量52萬噸,現在大戶的香蕉90%已經賣出去了,沒賣的也是現在不能采摘的,但散戶賣了不到三分之二。”11月29日,南寧市西鄉塘區工商聯壇洛鎮商會會長鄧孔元告訴記者。
個別大戶仍賺幾千萬
“我的香蕉已經賣掉了90%以上了。”廣西隆安縣香蕉種植大戶、廣西金穗農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盧義貞表示,自己今年仍然大賺了一把。
根據統計部門的公開數據,10月25日廣西香蕉平均售價還高達1.4元/公斤;11月2日由于寒潮,其價格猛跌至0.9元/公斤;11月11日,繼續下跌至0.6元/公斤;之后持續了十多天0.4元~0.6元/公斤。11月29日記者調查的結果顯示,小種植戶售價平均在0.4~0.8元/公斤,大種植戶香蕉售價普遍高0.2元/公斤以上。
“我的香蕉平均售價1.9元/公斤,總共賣出了6萬多噸,總產值在1.5億元左右。”盧義貞言語中透出自豪,“今年產值是增加了,但是利潤還是比去年少了20%。”
“按照去年正常的投入回報水平,投入1塊錢,能賺8毛錢。”壇洛鎮一位種植大戶透露,一般新蕉投入35元每株,舊蕉投入25元每株,一畝地大約120株香蕉,每畝投入3000元左右。而盧義貞的金穗公司今年投入1.08億元、年利潤即使減少了20%,其總利潤仍然會高達7000萬元左右。
不過,大部分大戶還處于盈虧成本線上。國有金光農場的香蕉種植大戶廖為民說,他種植的1200多畝、14萬株香蕉中,已經賣出的30%香蕉平均虧損5元/株,目前共虧損了24萬元。但由于還有70%的香蕉分批出售,這部分虧損估計能夠收回,希望最終能達到收支平衡。
“目前99%的大戶能夠保本,或者稍微賺一點,因為大戶價格比散戶高,而且香蕉上市時間相對分散。”盧春能是壇洛鎮的香蕉種植大戶,種植700多畝香蕉,目前賣了40%香蕉,虧損50萬元,“但陸續還有香蕉上市,價格也在恢復,今年肯定能保本。”
科學種植是盈虧關鍵
同樣遭遇香蕉暴跌,為何大戶能保本甚至盈利?記者調查發現,盈虧差距的關鍵在于是否科學種植香蕉以及是否對市場有所了解。
“反正就是賭市場。我去年沒種香蕉,結果香蕉賣高價;今年跟風種了十畝,結果虧慘了。”壇洛鎮壇洛村的小伙子馬先生說。
與很多小種植戶盲目或跟風種香蕉不同,壇洛鎮的另一位蕉農馬先生種了香蕉多年,摸索出一條經驗:一般蕉農在6、7月份的時候為了增加香蕉產量會將香蕉樹根發出的新芽剪掉,等到7、8月份再長出來生長香蕉。但他從來不剪,這樣他的香蕉能早兩個月上市。“我的香蕉6、7月就賣完了,當時賣的香蕉水分足重量高(上半年雨量充足導致一弓香蕉能有80斤左右),價格也比現在高多了,14畝地一共賺了5萬塊錢。”
盧義貞說,他早在8月份已經高價賣掉了大部分香蕉。此外,盧義貞還強調說:“我賣的是品牌,他們(其他蕉農)賣的是產品。”
廣西香蕉促銷小組的市場調查也發現,以北京市場為例,雖然目前廣西香蕉在北京占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鮮見廣西品牌。
鄧孔元告訴記者,“我去遼寧、新疆、甘肅等地調查發現,當地很多商戶用海南香蕉紙箱裝我們廣西香蕉,然后去賣高價。目前我們已經成立了一個香蕉專業合作社,并注冊了一個香蕉品牌——洛洛香。”
廣西計劃調整香蕉種植結構
相關資料顯示,今年寒潮的到來導致南北交通運輸不暢,也是影響廣西香蕉銷量與售價的直接因素。此外,廣西90%左右的香蕉集中在11月至來年2月中旬上市,產期過于集中,上市量大,造成市場嚴重飽和。
廣西近兩年的香蕉種植面積迅速膨脹,今年高達106萬畝,比去年增長了16.5%;預計總產量則達到210萬噸,比去年增加116.4%,位居全國第二。
為拉動香蕉銷量,廣西政府也做過大量努力。自11月22日開始,自治區政府對持有《廣西香蕉運輸專用證》的車輛,給予直接補貼。
“補貼再多,如果香蕉賣不出去,外來客商還是會虧本。”河南平頂山的香蕉客商郭小軍說,從廣西南寧拉一車香蕉到河南平頂山,大概一斤比收購價高0.35元,而運費就需要0.14元,還沒有算人工費、儲藏費、市場費、爛香蕉的成本。
昨日(12月1日),記者從廣西農業廳獲悉,廣西計劃對2010年全自治區香蕉種植進行科學的結構調整,旨在促進香蕉產業健康發展,避免香蕉集中上市造成的銷售困難,避開市場風險。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目前廣西香蕉的滯銷狀況已有所緩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